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一峰挽词·其二》
《罗一峰挽词·其二》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状元文史少微星,翰苑为官谩两京。

既有光华争日月,那无描画在丹青。

表章细事凭诸老,怅望高风激后生。

千秋欲与苏徐并,湖水中央更一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陈献章为罗一峰所作的挽词第二首,通过对罗一峰的赞誉,表达了对其学识才华和高尚品格的敬仰。首句“状元文史少微星”将罗一峰比作璀璨的星辰,暗示其在文史领域如状元般耀眼。次句“翰苑为官谩两京”描绘了他在京城翰林院任职的经历,虽然看似虚度光阴,实则暗含其深厚的功底。

第三句“既有光华争日月”进一步强调罗一峰的才华横溢,如同日月争辉。第四句“那无描画在丹青”则以绘画比喻其卓越的文章,意指他的文字生动传神,犹如丹青妙笔。第五句“表章细事凭诸老”赞扬他虽身居高位,却仍关注琐事,尊重前辈。

第六句“怅望高风激后生”表达了对罗一峰高尚品格的敬仰,他的行为激励着后辈学子。最后一句“千秋欲与苏徐并,湖水中央更一亭”寄寓深远,希望罗一峰的名声能与古代文学大家苏轼、徐渭等相媲美,并通过在湖中建亭的方式,使之成为永久的文化地标。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罗一峰的才情与德行,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是一首充满敬仰之情的挽词佳作。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九日

不管西风吹帽纱,出门闲步夕阳斜。

平湖水落苍黄处,一段风烟芦荻花。

(0)

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华藏庵

鲜健庞翁今罢参,柱杖挂壁云迷庵。

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

未办浮丘招挹袖,且邀弥勒与同龛。

庵中认得华严界,何用宗风谈北南。

(0)

次韵陈文仲探梅二绝·其二

低枝垂蕊逗疏阴,不学髯龙干百寻。

此去江南知几驿,只今谁动故人心。

(0)

摸鱼儿·其四寿傅枢阁中李夫人

跨飞鸾、醉吹瑶笛,蓬莱知在何处。

薰风飘散荷花露。梦觉已非帝所,忘归路。

谁知道、人间别有神仙侣。身游枢府。

奈诏入玉楼,猛骑箕尾,四海忆霖雨。问王母。

天上桃红几度。蕊宫今是谁主。

明年甲子从头数,春入鬟云鬓雾。如今去。

是处里、福田都著黄金布。庭前玉树。

看子早生孙,孙还生子,岁岁彩衣舞。

(0)

贺新郎.咏雪二首·其十九

俯仰天粘水。尽□□、山河大地,光涵表里。

一夜春风搜万象,檐外雨声不已。

到晓来、六花靡靡。

瑶树琪林寒彻骨,知谁家、娇女慵梳洗。

且捏个,小狮子。琼楼架就东皇喜。

□□使、玉龙战罢,柳绵飞起。

千古佳人诗句在,一任如盐似米。

君试看、岩头溪底。

刹刹尘尘银世界,记当年、曾赴瑶池会。

玉清境,还如此。

(0)

寄慈林交讲师

有意西林寻小隐,无田东瀼可邻家。

闻师投谒不入巷,知我无人能点茶。

山色一溪连雨色,雪花十里糁松花。

秋声正与公相似,相对忘言定不差。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