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平遗垒此初经,一水依然走百灵。
劫火销余千顷渌,战尘飞尽四山青。
旧京尚识龙兴地,仙迹难寻鹤化形。
极目海天缥缈外,寒云漠漠雪冥冥。
襄平遗垒此初经,一水依然走百灵。
劫火销余千顷渌,战尘飞尽四山青。
旧京尚识龙兴地,仙迹难寻鹤化形。
极目海天缥缈外,寒云漠漠雪冥冥。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裘曰修所作的《辽阳州》。诗中描绘了襄平遗址的景象,流露出历史沧桑与自然变迁的感慨。首句“襄平遗垒此初经”点出诗人初次来到这里,看到的是残存的古代壁垒,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次句“一水依然走百灵”,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暗示历史长河中人事如梦。
第三句“劫火销余千顷渌”,形象地描述了战火后的恢复,千顷绿意盎然,象征着生机与重生。第四句“战尘飞尽四山青”进一步渲染和平景象,战乱的尘埃散去,四周山色青翠,显得宁静而祥和。
第五句“旧京尚识龙兴地”,诗人提及旧时京城,暗示这里是帝王兴起之地,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一句“仙迹难寻鹤化形”则借仙踪难觅,寓言世事无常,引人深思。尾联“极目海天缥缈外,寒云漠漠雪冥冥”,以辽阔的海天和迷茫的雪景收束全诗,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苍茫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辽阳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
春事三分二分了,策勋淑景还宜早。
野桃官柳嫌春少,却笑上林莺易老。
岂知老干空斗南,七八千岁春酣酣。
无人闻此不大笑,有口只与庄生谈。
金钟大镛在东序,瑚琏陆离杂雕俎。
歌工在列乐在悬,更复明堂须柱础。
一枝老我苕水湄,煮字不充亭午饥。
丹崖苍壁信手题,咏歌事业铭鼎彝。
诗人巢雪如住山,巢中所得强得官。
官微不足了饘粥,尽日幽寻遣儿读。
舂容大篇辄千字,鍊字贵活不贵死。
乡来杜陵有布衣,晚到夔州也如此。
乃今遗藁安在哉,古花囊锦宗文开。
开缄宛见谏议面,只字重哦复三咽。
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见人捧心颦两眉。
不学施家女,只学唐人诗。
为言诸子将安之,巢空雪明康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