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千山起迅雷,送来溟雨满霜台。
万竿银竹参天发,满院琪花簇地开。
坐见乾坤成草昩,俄惊沧海走尘埃。
大风不久驱云散,还挽晴光白日回。
忽听千山起迅雷,送来溟雨满霜台。
万竿银竹参天发,满院琪花簇地开。
坐见乾坤成草昩,俄惊沧海走尘埃。
大风不久驱云散,还挽晴光白日回。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奇的《潞州分司大雨》描绘了突如其来的暴雨场景。首句“忽听千山起迅雷”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开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雷声在群山间轰鸣的情景。接着,“送来溟雨满霜台”描绘了大雨如注,瞬间笼罩了整个分司之地。
“万竿银竹参天发,满院琪花簇地开”运用比喻,将雨后的竹子比作银色的竹林直插云霄,而院中的花朵则如玉般的琪花密密麻麻,仿佛在地上盛开,展现出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
“坐见乾坤成草昧,俄惊沧海走尘埃”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大雨的威力,天地间一片昏暗,连尘土都被雨水打湿,如同沧海般翻腾。然而,诗人并未沉浸于阴霾之中,他预见风雨过后会有变化。
尾联“大风不久驱云散,还挽晴光白日回”预示着雨过天晴的到来,大风将驱散乌云,阳光重新洒落,象征着希望和明亮的未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浩浩江上流,累累水中石。
泛泛木兰舟,悠悠远行客。
江流石可转,远行未云极。
把袂杯酒间,故情满胸臆。
十年共青毡,黾勉崇明德。
风云一得路,弃我如遗迹。
游鱼在深渊,冥鸿奋高翼。
相从弗及时,流光恐抛掷。
荣名各有时,愿言加餐食。
朋簪盍有期,岂必长相忆。
晴旭丽金台,长林蔼香雾。
东风吹柳花,禁城春欲暮。
故人天上回,满头新雨露。
心悬北阙旌,旆指南京路。
冠盖出都门,朋侪生艳慕。
岂无芳尊酒,缱绻舒情素。
流光不待人,百年两乌兔。
努力事荣名,云霄看高步。
临岐一抗手,目送征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