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山人大署壁,曰十月朔日且蚀。
坐者跳起行者留,愚闻之惊智为惑。
我时过市偶自停,眩两目视闹耳听。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
惟此丙申日在未,天面黯郁昏不济。
举头仰日已半亏,群阴得志云不披。
尘函欲开镜尚掩,谁把白壁涂之泥。
大哉玄象浩难测,安有庸人以术得。
天乎反成竖子名,不念吾皇禳以德。
吾闻日名为大明,光一自出灭月星。
今乃为之成薄蚀,安得君子不为小人乘。
钱塘山人大署壁,曰十月朔日且蚀。
坐者跳起行者留,愚闻之惊智为惑。
我时过市偶自停,眩两目视闹耳听。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
惟此丙申日在未,天面黯郁昏不济。
举头仰日已半亏,群阴得志云不披。
尘函欲开镜尚掩,谁把白壁涂之泥。
大哉玄象浩难测,安有庸人以术得。
天乎反成竖子名,不念吾皇禳以德。
吾闻日名为大明,光一自出灭月星。
今乃为之成薄蚀,安得君子不为小人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目睹日食(日蚀)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感慨。开篇“钱塘山人大署壁,曰十月朔日且蚀。”立刻设定了时间与空间背景,传达了一种紧迫和异常的情境。接着,“坐者跳起行者留,愚闻之惊智为惑。”表明了人们对此罕见自然现象的震惊和困惑。
诗人自述“吾时过市偶自停,眩两目视闹耳听。”表现出一种个人经历与感受的真挚。随后,“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身份低微、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和哀叹。
“惟此丙申日在未,天面黯郁昏不济。举头仰日已半亏,群阴得志云不披。”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悲观的情绪,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力感。
“尘函欲开镜尚掩,谁把白壁涂之泥。大哉玄象浩难测,安有庸人以术得。”诗中这几句批评了那些自诩掌握天文知识的人,他们虽然表面上装作通晓,但实则茫茫不知所措。
最后,“天乎反成竖子名,不念吾皇禳以德。吾闻日名为大明,光一自出灭月星。今乃为之成薄蚀,安得君子不为小人乘。”诗人通过对“大明”这一天体的赞美,以及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表达了对于现世道德混乱、正义被颠覆的深切担忧。
整首诗通过日蚀这一自然奇观,抒写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悲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之间斗争的强烈关注。
圣皇抚昌运,肇基营北京。
骏奔来万方,小大罔不承。
上天锡灵贶,异瑞缤纷呈。
维时届上元,乐与臣庶并。
巨鳌戴神山,巀嵲出沧溟。
屹然向双阙,飞翠相回萦。
瑞气发华彩,五色含精英。
凝辉烛霄汉,吐耀亘天庭。
群仙驾鸾鹤,缥缈凌紫清。
箫韶合舜乐,九奏锵和鸣。
龙旂拂层霄,凤辇敞云屏。
星毬百宝丽,火树千花明。
鱼龙陈杂戏,罗绮叠晶荧。
华夷总欢庆,宴乐沾恩荣。
圣情重悦怿,朝野腾歌声。
微臣忝侍从,何以输忠诚。
愿言颂帝德,万岁乐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