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录留名姓,遗图见影神。
鸣琴瀔水曲,归榇赣江滨。
哭墓门生老,传家嗣子贫。
卷中哀挽客,存者更何人。
乡录留名姓,遗图见影神。
鸣琴瀔水曲,归榇赣江滨。
哭墓门生老,传家嗣子贫。
卷中哀挽客,存者更何人。
这首挽诗卷后题记,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表达了对已故林明府先辈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首句“乡录留名姓”,点明了林明府在家乡留下了姓名,意味着他在当地社会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名声将被永远铭记。接着,“遗图见影神”一句,通过“遗图”和“影神”的描绘,暗示了林明府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形象如同画卷中的神灵一般,依然活在人们心中,给予后人以启示和怀念。
“鸣琴瀔水曲,归榇赣江滨”两句,运用了音乐与水流的意象,形象地描述了林明府生前的优雅生活与死后安息的场景。瀔水和赣江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生命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
“哭墓门生老,传家嗣子贫”则直接揭示了林明府去世后,对其家人尤其是门生的影响。门生老去,哭祭先师,而家道中落,子嗣贫困,这些细节深刻地反映了逝者对周围人的深远影响以及社会伦理的重视。
最后,“卷中哀挽客,存者更何人”两句,以挽诗卷为载体,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在这些哀挽之客中,活着的人们或许已经难以找到能够分享这份哀思的同路人,突显了生命与时间的无常,以及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卷后题记以深情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对一位已故官员的追忆与哀悼,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度,也蕴含了对社会伦理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园门曰出入贤良,理事恒兹引对扬。
多士惟殷斯吁俊,远夷兼值彼来王。
绿签器使抡庶位,骍角亲弯试广场。
志正体平力奚主,执专艺熟中还常。
示之所尚倾心服,命以同为到手忙。
讵止朝仪浃宴乐,要令庙略詟张皇。
恬文嬉武夙为戒,祖制天庥敢不蘉。
珥笔儒臣从纪盛,自予家法奉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