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何烦礼法拘,萧然山泽可胜癯。
半棱新月明琪树,一段寒冰贮玉壶。
诗社有人时送草,县门无吏不催租。
床头酒熟知谁共,若个邻翁不费呼。
潦倒何烦礼法拘,萧然山泽可胜癯。
半棱新月明琪树,一段寒冰贮玉壶。
诗社有人时送草,县门无吏不催租。
床头酒熟知谁共,若个邻翁不费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
首句“潦倒何烦礼法拘”,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世俗礼法的不屑,认为自己虽处困境,却无需被这些束缚所困扰。接着,“萧然山泽可胜癯”一句,通过描述山林间的清冷景象,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半棱新月明琪树,一段寒冰贮玉壶”两句,运用了精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新月的明亮与琪树的美丽,以及寒冰的晶莹与玉壶的珍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
“诗社有人时送草,县门无吏不催租”两句,揭示了诗人与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以及与官府的疏离。在诗社中,诗人可以自由创作,享受精神的愉悦;而在县衙门前,没有官吏催促租税,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远。
最后,“床头酒熟知谁共,若个邻翁不费呼”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享美酒的欢乐场景,以及对老邻居的亲切呼唤,展现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王国推多士,闻名二十年。
白头倾敝盖,珠履尚宾筵。
礼乐期先进,功名望昔贤。
激昂知己晚,意气歘飘然。
澄澄春波深,中有鲂与鲤。
无人收潜隐,好生得吾子。
投竿坐孤石,尽日倦未起。
既失常若惊,有逢忽然喜。
子心岂残物,子道岂娱己。
人谁辨子意,我请尽其理。
垂钓须得鲜,治国须得贤。
所以不惮勤,岂在虾鱼间。
君子爱其君,讽谕以为先。
詹何臧丈人,古事皆已然。
谁将子之术,更诵吾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