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从军行》
《相和歌辞.从军行》全文
唐 / 李颀   形式: 乐府曲辞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0)
注释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
傍:靠近。
刁斗:古代军中炊具,夜间敲击报更。
公主:这里指汉代公主远嫁西域的典故。
琵琶:乐器,常与胡地文化相关联。
幽怨:悲伤、哀怨。
城郭:城市和城墙。
大漠:广阔的沙漠。
胡雁:北方的雁。
胡儿:对北方民族的泛称。
双双落:形容泪水不断落下。
玉门犹被遮:玉门关仍受阻。
逐轻车:追逐轻便的战车, 指出征。
战骨:战死者的遗骨。
蒲萄:即葡萄, 这里象征西域的物产。
翻译
白天登山眺望烽火,黄昏时分在交河边饮水喂马。
行军之人陷入风沙中,公主的琵琶声充满哀怨。
野外营地绵延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飞直达大漠边际。
胡雁悲鸣每夜飞翔,胡人儿女泪水涟涟。
听说玉门关仍然封锁,战士们只求能随轻车出征。
每年都有战死者的遗骨埋于荒野,只有葡萄进入汉朝成为佳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从军行》,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争现实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士兵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 这两句描写了士兵在边塞上眺望烽烟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荒漠中饮马的艰辛生活。

"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这里通过对比,将行军中的粗暴与公主的琵琶声相对照,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悲凉和怨恨。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边疆战场上漫长而孤独的军营,以及恶劣天气对士兵生活的影响。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这里的“胡雁”和“胡儿”都是对异族(即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这两句通过描写它们的哀鸣和流泪,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和悲凉。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这里提到的是边塞重镇玉门仍然被敌人封锁,而士兵们则是以生命为赌注,随时准备出征。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最后两句表达了战争频繁、士兵牺牲的悲哀,以及战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通过“蒲萄入汉”这一典故隐喻边疆文化的渗透与交流。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边塞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心理体验。

作者介绍

李颀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庚子年遇赦

时清无大赦,何以安天下。

直到赤眉来,始寻黄纸写。

草草蠲赋与,忙忙点兵马。

天子自蒙尘,何曾济孤寡。

(0)

偶兴

吾亦陶彭泽,从来懒折腰。

焚香怀落落,对酒意嚣嚣。

世态云多幻,人情雪易消。

最佳猿共鹤,閒里日相邀。

(0)

少司马范公邀游溪隐二首·其一

杳杳知何处,飘飘不自持。

精神知地别,耳目恨来迟。

莽荡千峰出,虚空万象披。

晚来岚气合,不辨有推移。

(0)

题清凉寺扫叶上人壁

拈花久碍人天眼,扫叶犹留解脱心。

何似吴华并无叶,千山明月一空林。

(0)

袁术

公路浦前白日昏,千重骇浪犹腾奔。

袁曹昔时争战地,秋原尚作黄云屯。

兄弟阋墙事堪叹,术也仇绍翻结瓒。

谬算适足羞先公,强云图谶天所赞。

里谣谁记当涂高,僣号不闻阎象谏。

符命之说诚荒唐,当车有臂疑螳螂。

江淮冻饥士卒死,宫中日夜为荒亡。

蛾眉皓齿竞害宠,冯家小女悲悬梁。

灊山之败所自致,江亭奔窜如亡羊。

堆床十斛仅麦屑,一勺入口无蜜浆。

当时割据意何取,离离满目悲禾黍。

我来袁浦为吊古,老龙昼眠蛟夜舞,鲸波蚀尽战场土。

(0)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一正月

东郊美人迎新春,春光茫茫烟满津。

江头水生杨柳新,色染鹅黄犹未匀。

和风丽日催兰蕙,淑气融融塞天地。

无心去理阳春曲,闲把修娥斫双绿。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