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日》
《午日》全文
清 / 玄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令序当重午,南台日正中。

玉阶鸣瀑水,瑶轸奏薰风。

菖叶浮杯绿,榴花照槛红。

临流看竞渡,转忆济川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分,宫廷内景的生动画面。诗人玄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特有的节日氛围和自然景观。

首句“令序当重午”,点明了时间背景——端午节,一个充满传统习俗与文化意义的日子。接着,“南台日正中”一句,通过描述阳光正午照射在南台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明亮的氛围,仿佛整个场景都被温暖的阳光所包围。

“玉阶鸣瀑水,瑶轸奏薰风”两句,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玉阶上潺潺的瀑布水声,与瑶轸(琴)演奏的薰风之音相互交织,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高雅。这里,“瀑水”与“薰风”分别象征着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美,而“玉阶”与“瑶轸”则代表了宫廷的华贵与艺术的高洁。

“菖叶浮杯绿,榴花照槛红”两句,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具体的景物——菖蒲叶漂浮在绿色的酒杯中,石榴花在红色的栏杆旁绽放,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既体现了端午节习俗中的菖蒲与榴花的象征意义(菖蒲驱邪避疫,榴花象征吉祥),又展现了自然与节日装饰的和谐统一。

最后,“临流看竞渡,转忆济川功”两句,将视角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端午节最著名的习俗之一——龙舟竞渡。诗人站在水边,观赏着龙舟比赛,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历史,联想到古人渡江济海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先人智慧与勇气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节日气氛和自然美景,还蕴含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玄烨

玄烨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何述善听泉图

山深断人迹,云白封樵径。

百丈响飞泉,风松静相应。

科头来几时,寂寂坐石磴。

恐是焦旷仙,无言独心证。

夕光岚雾霏,日色林壑暝。

岂为万虑空,兼以七弦定。

斋心灭众闻,幽耳满清听。

所以弃瓢翁,挂瓢则听莹。

(0)

谒少陵祠·其一

郭外草堂寺,旁留工部祠。

老曾怜鬓发,愁尚现须眉。

幕府秋风客,江村春日诗。

溪花相信久,吏隐实兼之。

(0)

题印谱后

尉律试八体,摹印义乃见。

甄丰标缪篆,实同名偶变。

大雅推汉京,精金百锻炼。

参之以贞珉,温润足嘉羡。

信国铁倍珍,忠介泥独炫。

迭争千载奇,文房供清宴。

黄子汲古深,史学熟贯穿。

裒集成一书,朱墨分素绚。

体既用编年,例复类纪传。

开卷灿列眉,历历三长擅。

我忆栎园叟,印人索殆遍。

讵若溯周秦,邃古如觌面。

窥子雕锼心,面壁坐深院。

重子奥秘才,交游广淮甸。

笑彼刻楮叶,三年成一片。

西清古鉴中,贮此值千绢。

(0)

赠章实斋国博

章公得天秉,赢绌迥殊众。

岂乏美好人,此中或空洞。

君貌颇不扬,往往遭俗弄。

王氏鼻独齇,许丞听何重。

话仿仲车画,书如洛下讽。

又常患头风,无檄堪愈痛。

况乃面有瘢,谁将玉璏砻。

五官半虚设,中宰独妙用。

试以手为口,讲学求折衷。

有如遇然明,一语辄奇中。

古来记载家,庋置可充栋。

歧路互出入,乱丝鲜穿综。

散然体例纷,聚以是非讼。

孰持明月光,一为扫积霿。

赖君雅博辨,书出世争诵。

笔有雷霆声,匉訇止市閧。

续鉴追温公,选文驳萧统。

乃知貌取人,山鸡误为凤。

武城非子羽,谁与子游共。

感君惠然来,公暇当过从。

(0)

落叶·其二

白帝原非雨露悭,荣枯物理亦循环。

堆来有迹山山暮,听到无声树树闲。

薄命自甘沈碧涧,伤心不是为红颜。

樊川莫忆成阴日,一任东风去复还。

(0)

重过赵北口

赵北燕南淡夕晖,重来依旧傍渔矶。

举头见日雄心在,翻手为云世态非。

拙宦真成槐国梦,劳生难息汉阴机。

消魂旧种堤边柳,和雨和烟已十围。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