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双泉大师真塔》
《吊双泉大师真塔》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

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iàoshuāngquánshīzhēn
táng /

sǒngcéngfēnghòubēijuānshíxīn
zhījiāngfēnrén

jìngzuòyúnshēngkōngshānyuèzhàozhēn
hòuyóuzhěyóurènzhǐjīn

注释
塔:佛教寺庙中的高建筑。
层峰:重叠的山峰。
碑:刻有文字的石碑。
镌:雕刻。
不知:不了解,不明白。
将一句:指某一句深奥或重要的话。
分付:交付,传达。
何人:什么人,哪位。
静坐:安静地坐着,通常指冥想或修行。
云生衲:云雾环绕僧衣,衲指僧袍。
空山:寂静的山,无人的山。
月照真:月光照耀下显现出的真实或真理。
后徒:后来的弟子,信徒。
游礼:游览并礼拜,表示敬仰。
指迷津:指引迷失道路的人,比喻给予精神上的指导。
翻译
高塔矗立在重峦之后,新刻的碑文在巨石上闪耀。
不禁疑惑这深奥的话语,该交付给哪位知音来领悟。
静坐间云雾缭绕僧衣,空旷的山中月光映照着修行的真谛。
后来的信徒们前来朝拜,仍能从这里找到指引迷津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吊双泉大师真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悼念和赞美佛教高僧的大师真塔(即墓塔)的诗歌。

诗的开头“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描绘了真塔所在的壮观景象。塔位于层峦之后,与自然山峰相呼应,而碑文则是刻画在坚硬的巨石之上,这些都是对佛教高僧崇敬与纪念的手法。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大师遗教的珍惜和传承的困惑。诗人感慨于如何才能把握并传递大师留下的智慧与精神。

接下来的“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则是对佛教修行生活的一种描绘。静坐中云气升腾,衲衣随风飘动,而空山之下,大师的真理如同明月般清晰可见。

最后两句“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表达了诗人作为大师门下的后学,对于先辈遗教依然感到困惑和不解,需要寻找引导以解开心中的迷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佛教精神的追求与崇敬,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大师的深切悼念和追思。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虎丘分韵得落字

急雨成快晴,晚日射□薄。

院静辘轳声,崖古枇杷落。

澄泓有潜鳞,寥廓无归鹤。

明年当挂冠,吾志在丘壑。

(0)

和沈秀才·其三

弱龄虑事心常破,壮岁投閒鬓已华。

但得安贫如北阮,何妨受侮似东家。

(0)

送宣昭子游淮

几年携剑过边城,非但谭兵善用兵。

果是胸中抱材气,肯于纸上立功名。

事当著力机须敏,人匪知心语莫轻。

况有故交能刮目,此行端不负平生。

(0)

饮张一斋月台

同上最高台,山头晚色开。

风才驱雨去,月渐出云来。

世事悲秋扇,吟情付酒杯。

谁家砧杵动,寒计又相催。

(0)

闲居

厌于奔走乐闲居,湖海交游任阔疏。

燕去又为千里客,雁来谁寄一行书。

青山对面如相识,白发无情亦懒梳。

屋外有园三数亩,春风尽可学耕锄。

(0)

小窗即事

小窗秋色静,云影弄斜阳。

山带雨馀翠,菊存霜后香。

诗情多冷澹,酒态强轩昂。

近得梅为友,相看风味长。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