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清晚眺》
《临清晚眺》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楼头旗影落天涯,极目平原欲暮鸦。

荇带自萦漳水曲,柳条虚拂御河斜。

百年庐井无遗俗,四海车书又一家。

诸将却趋幽蓟戍,秋风金鼓杂鸣笳。

(0)
注释
楼头:楼顶。
旗影:旗帜的影子。
天涯:天边。
极目:放眼望去。
暮鸦:傍晚的乌鸦。
荇带:水草形成的带状物。
萦:环绕。
漳水曲:漳水弯曲处。
柳条:柳树的枝条。
御河:皇家河流。
庐井:住宅。
遗俗:遗留的习俗。
车书:车马书信,代指各地来往。
一家:一家人,这里指天下统一。
趋:前往。
幽蓟戍:幽州和蓟州的防地。
秋风:秋季的风。
金鼓:金属制成的战鼓。
杂鸣:交织在一起的鸣响。
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翻译
楼头的旗帜影子消失在天边,远望平原只见傍晚的乌鸦归巢。
水草如带环绕着漳水弯曲的河道,柳枝轻轻拂过御河斜阳照映下的堤岸。
百年老宅里已没有旧时风俗,各地的车马书信汇聚成一家。
将领们正赶往幽州和蓟州的防地,秋风中金鼓声与胡笳声交织在一起。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临清晚眺》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登楼远望的景象。首句“楼头旗影落天涯”写楼头旗帜随风摇曳,影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展现出辽阔的视野和苍茫的意境。次句“极目平原欲暮鸦”进一步描绘了平原上乌鸦归巢的场景,渲染出傍晚的宁静与凄凉。

第三句“荇带自萦漳水曲”以水草带状物自比,暗示诗人的情感如同漳水般曲折,流露出淡淡的乡愁或怀旧之情。第四句“柳条虚拂御河斜”则通过柳条轻拂河面的形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画面,暗含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第五句“百年庐井无遗俗”表达了对故乡淳朴风俗的怀念,百年老宅井边,传统习俗犹存。最后一句“四海车书又一家”则寓意着国家统一,四海之内皆为一家,显示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团结的欣慰。

整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于物,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挽郭嵩焘联

言不随俗,行不阿时,同侪中谁似史鱼正直;

才可经邦,文可华国,千秋后争看有道碑铭。

(0)

纸箧联

用勿弃余,常为此生留后福;

类无嫌杂,须知斯世少全材。

(0)

挽张之洞联

生有自来,可知五岳英灵,特为熙朝钟秀气;

死无遗憾,独惜九年治定,未能亲见及公身。

(0)

兰韵堂联

匝地清阴三伏候;参天老树百年余。

(0)

挽曾国荃联

承平而后少殊勋,惟明公偃武修文,北卫幽燕,西振秦晋,东控岭表,南奠江淮,作砥柱于中流,靖波涛于海外,万家生佛,咸歌棣萼联辉,爱人如有容焉,看犹子乍经归葬,父老尚感泣追思,矧民力维艰,忽失慈云护三省;

道义之交在真契,况下走言情略分,始识河朔,既瞻京师,继遇池阳,终谒钟阜,结同心为群纪,附坦腹为婚姻,两载备员,复荷藻芬逾格,知己可无憾矣,愿厥孙共念贻谋,曾元更精勤励志,纵祖功未竟,常将余泽淑千秋。

(0)

贺金伯谷兄弟同时中举联

中必叠双,三代秋香探月桂;

进而益上,九重春色对云墀。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