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狂歌窈窕,微醉困瞢腾。
酒薄多疑水,官閒一似僧。
已知灯即火,不愿谷为陵。
百事俱能了,惟馀饮未能。
清狂歌窈窕,微醉困瞢腾。
酒薄多疑水,官閒一似僧。
已知灯即火,不愿谷为陵。
百事俱能了,惟馀饮未能。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诗歌。开篇“清狂歌窈窕,微醉困瞢腾”描绘出诗人在饮酒后的悠然自得与微醺之际,那种放松的心态,如同歌唱一般畅快。"窈窕"一词营造了一种幽深、隐逸的氛围,而"瞢腾"则形容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接着“酒薄多疑水,官閒一似僧”诗人通过对比酒与水的纯度,以及官场之空虚,如同出家为僧一般平淡,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这两句诗也隐含着诗人对世俗名利的看破与超越。
"已知灯即火,不愿谷为陵"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灯火易熄,生命如草木般脆弱,诗人不愿意看到美好事物成为过眼云烟,因此坚持现实中的光亮和热情,不让其变成历史的尘埃。
最后“百事俱能了,惟馀饮未能”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与不如意,诗人都能够坦然接受,只有那杯中之物——酒,让他无法释怀,或许是因为酒能带来暂时的忘我和快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豁达态度。
波有颓澜,渴无冷镬,谁言制邑为难。
汾阳善政,史在笑谈间。
三载刑清讼简,官事辨、俗阜民安。
帘垂画,焚香宴坐,犹得半清闲。
西风,催入觐,声驰当道,名达朝端。
任锦溪溪上,卧辙攀辕。
从此燕辕北去,好官样、留与人看。
扁舟稳,图书外,惟有月俱还。
东阳四载,但好事、一一为民做了。
谈笑半闲风月里,管甚讼庭生草。
瓯茗炉香,菜羹淡饭,此外无烦恼。
问侯何苦,自饥只要民饱。
犹念甘旨相违,白云万里,不得随昏晓。
暂舍苍生归定省,回首又看父老。
听得乖崖,交章力荐,道此官员好。
且来典宪,中书还二十四考。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
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
吹香弄碧。
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
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
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
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
今回记得。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
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
沈云别浦。
又何苦扁舟,青衫尘上。
客里相逢,洒洒舌端飞雨。
只今便把如伊吕。
是当年、渔翁樵父。
少知音者,苍烟吾社,白鸥吾侣。
是如此英雄辛苦。
知从前、几个适齐去鲁。
一剑西风,大海鱼龙掀舞。
自来多被清谈误。
把刘琨、埋没千古。
扣舷一笑,夕阳西下,大江东去。
拖阴笼晚暝,商量清苦,阵阵打篷声。
分明都是泪,不道今宵,篷底有离人。
松涛摇睡,梦不稳、难湿巫云。
几点儿、泪痕跳响,休要醒时听。
销魂。
灯下无语,□泣梨花,掩重门夜永,应是添、伤春滋味,中酒心情。
东风湖上香泥软,明日去、天色须睛。
相见也,洛阳沽酒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