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须从最上头,为山一篑岂能休。
松高荫远留余庆,玉润薪传忆旧游。
小草滋荣沾雨化,大材盘屈待岩搜。
相期励志勤藨蓘,定见深耕自有秋。
取法须从最上头,为山一篑岂能休。
松高荫远留余庆,玉润薪传忆旧游。
小草滋荣沾雨化,大材盘屈待岩搜。
相期励志勤藨蓘,定见深耕自有秋。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对吴林五茂才课诸曾孙,初启家塾的赠诗,通过“次韵和之”的方式表达敬意与勉励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激励后辈们勤奋学习,立志高远。
首联“取法须从最上头,为山一篑岂能休”强调了学习应追求卓越,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这里“取法”指学习,“最上头”意味着最高境界,“为山一篑”则比喻功亏一篑,强调了坚持不懈的精神。
颔联“松高荫远留余庆,玉润薪传忆旧游”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品德与学问的传承。松树高耸,其荫庇深远,象征着高尚品德的持久影响;“玉润薪传”则暗示知识与美德的传递如同美玉般珍贵,值得世代相传。
颈联“小草滋荣沾雨化,大材盘屈待岩搜”进一步阐述了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小草在雨水滋润下茁壮成长,象征着初学者的努力与进步;而“大材盘屈待岩搜”则比喻有潜力的人才需要等待时机,通过不断探索与学习,最终展现出其非凡的才能。
尾联“相期励志勤藨蓘,定见深耕自有秋”表达了对后辈们的期望与鼓励。希望他们能够立定志向,勤奋学习,相信通过不懈努力,终将收获成功的果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也蕴含了对个人成长与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鼓励后人继承先辈的智慧与美德,不断追求卓越。
闻君家住处,累世堠山边。
处士留遗泽,群郎迈等贤。
缉熙兵燹后,歌咏太平前。
源废移桃补,篱荒种槿编。
园林应昔日,亭馆继当年。
境胜同韦曲,图清似辋川。
红蕉凝宿雨,粉竹弄轻烟。
窗白云初起,松寒鹤未还。
碓喧诸涧汇,门静一峰偏。
客至因观谱,人来或贷钱。
行高乡里颂,书在子孙传。
容我依乔木,烦君置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