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溪杂兴六首·其一惠山至永定》
《荆溪杂兴六首·其一惠山至永定》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解䌫惠山下,问道荆溪程。

荆溪百里遥,兰桨荡空明。

沿湖好青山,宛转送我行。

惠山甫见辞,阳山复来迎。

东西夹画船,依依亦多情。

忽然互回合,隐若百雉城。

西南豁中断,太湖渺然平。

范蠡辞越相,此口云所经。

怀贤不可见,临流濯长缨。

画船箫鼓荡春晴,一路青山送我行。

分付舟人行莫急,看山犹自未分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荆溪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首句“解䌫惠山下,问道荆溪程”点明了行程的起点和目的,随后“荆溪百里遥,兰桨荡空明”描绘了湖面的广阔与船只在水面上轻盈划动的情景。接着,“沿湖好青山,宛转送我行”则展现了沿途青山绿水的美丽风光,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诗人铺展的一幅画卷。

“惠山甫见辞,阳山复来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水以情感,表达出山水对诗人的欢迎与陪伴。“东西夹画船,依依亦多情”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交流的氛围,船只仿佛也成了诗人旅途中的伴侣。

“忽然互回合,隐若百雉城”描绘了船只穿过狭窄航道时的景象,仿佛一座古老的城墙隐现于眼前。“西南豁中断,太湖渺然平”则展示了太湖的辽阔与宁静,与之前的小桥流水形成了鲜明对比。

“范蠡辞越相,此口云所经”提到了古代历史人物范蠡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怀贤不可见,临流濯长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最后,“画船箫鼓荡春晴,一路青山送我行”再次强调了旅途中的美好景色,而“分付舟人行莫急,看山犹自未分明”则体现了诗人希望慢慢品味旅途之美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荆溪的所见所感,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又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春日偕谢邦实邵仁溥游乌石山浮觞浴鸦池

好春无胜游,烟景难再续。

眷我同心人,游衍绍芳躅。

南寻乌石奇,萝径穷委曲。

攀跻初阳峰,悠然豁遐瞩。

千山收雨云,四泽涨春渌。

天地净空明,乌兔互出没。

落花轻且閒,点点浮红玉。

流莺纵娇音,细草展繁缛。

连衽俯天光,洗觞泛醽醁。

四事偶相宜,一醉万分足。

昔人哀须臾,夜游秉长烛。

此意谁则知,啸歌山水绿。

(0)

公出南康留别诸广文

悠悠征旆拥前驺,山馆清虚且暂休。

公事已拚三日了,广文仍喜一樽留。

井边梧叶新凋雨,天上星河淡泻秋。

明发溪头叹分手,离离芳草满汀洲。

(0)

临清登舟怀故乡诸棋会

秋光忽已半,暗蛩作寒声。

堤柳渐落叶,风露涌凄清。

客怀易成感,迢迢故乡情。

城东有别墅,朝夕聚群英。

手谈复觞咏,绝无尘虑生。

愧我独何为,劳劳苦浮名。

孤舟烟水上,远道恒心惊。

(0)

题羲之墨沼图

风流晋右军,千古播清芬。

羽客鸣寒磬,幽人坐白云。

鸥波生笔阵,墨沼乱鹅群。

却笑曾书破,羊欣白练裙。

(0)

送吴使君服阕之京·其二

离亭对绮筵,把酒听鸣弦。

路转桥妨马,江浮水接天。

渔村晴晒网,畬火暖烧田。

只为苍生出,无心问酒泉。

(0)

龙泉古刹

石罅久潜龙,泉鸣古刹东。

秋灯林影外,夜梵磬声中。

纵醉同陶令,谈经忆远公。

题诗旧尘壁,休用碧纱笼。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