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幽鸟话心事,无限秋虫誇口才。
北阙上书吾老矣,东篱把菊思悠哉。
竹林留得巨源在,莲社招入渊明来。
不然馀子败人意,怀抱耿耿胡为开。
有时幽鸟话心事,无限秋虫誇口才。
北阙上书吾老矣,东篱把菊思悠哉。
竹林留得巨源在,莲社招入渊明来。
不然馀子败人意,怀抱耿耿胡为开。
这首诗《漫作》由金代诗人王特起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首联“有时幽鸟话心事,无限秋虫誇口才”,以自然界的生灵作为引子,将诗人的心事与秋虫的口才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幽鸟的低语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隐秘,而秋虫的高声则似乎在炫耀着自己的才能,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颔联“北阙上书吾老矣,东篱把菊思悠哉”,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北阙上书,意味着诗人曾有过为国效力、积极进取的岁月,如今却已步入晚年,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东篱把菊,则是借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象征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悠哉二字,既是对当前心境的描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
颈联“竹林留得巨源在,莲社招入渊明来”,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竹林七贤与东晋时期的文学社团莲社。竹林七贤代表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自由洒脱生活方式的向往,而莲社则是对文学交流与创作环境的渴望。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环境的憧憬。
尾联“不然馀子败人意,怀抱耿耿胡为开”,则是对周围环境或他人行为的反思。馀子败人意,可能指的是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影响了诗人的兴致或心情;怀抱耿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或困扰;胡为开,则是询问自己为何要如此在意外界的影响,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与寻求解脱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历史典故以及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贫贱难久居,固穷亦有道。
有酒且为欢,居常以待老。
朝华既夕萎,春荣亦秋槁。
造物于群生,安能尽美好。
回视灵台中,中有不贪宝。
孰知被褐徒,光辉照四表。
孺谷本清真,潇洒意遗俗。
翩翩谢纨绮,咥咥亲醽醁。
室中治书郎,美者颜如玉。
素手行深杯,朱唇度丽曲。
春寒同衾裯,夜半唤炬烛。
一朝人事非,七尺如湿束。
宁辞案牍烦,幸免缧绁辱。
忆昔过从时,光景何由赎。
岂不思同忧,事势多踯躅。
纵有酒如泉,悒悒何能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