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亿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更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微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亿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更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微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其二》,以寻觅诗句的意象起笔,将读者带入钱塘风流名士的水仙祠场景,展现出一种空灵而难以描绘的意境。词人想象自己如同唐代诗人东野一样在烟波浩渺中觅句,同时提及彭郎祠,暗示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渔樵生活的怀念。
接着,词人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希望将心中的壮志豪情与云梦泽的宏大融为一体,甚至邀请司马迁这样的文学大家来评阅。他设想将这美景描绘于上林苑,显示出其艺术追求的高远。
下半部分,词人回忆起昔日的渔樵生活,询问友人何时能回归带湖,享受春水上涨的宁静。他对湖光山色的热爱,以及对玉塔、微澜的细致描绘,都透露出他对自然的深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词人以雁鹜众多的场景结束,寓意不必过多打扰,因为在这里,他遇到了诗歌创作上的强劲对手,他们的才华如同春天的草木般茂盛,预示着创作的繁荣。结尾处,他期待着夏日的到来,仿佛春天的梦境延续到了夏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寻句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梅蕊如红稻,中藏无尽香。
何时来鼻境,更待几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