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王子猷,借宅亦种竹。
此君固可喜,人亦清不俗。
伯氏贫而癯,一饭不饱肉。
堂前自经始,护此无尽绿。
一官岁强半,馀日如转烛。
待其长稚子,而已牵归毂。
何由享嘉荫,偿我志愿足。
应烦彼邦人,日报平安幅。
昔闻王子猷,借宅亦种竹。
此君固可喜,人亦清不俗。
伯氏贫而癯,一饭不饱肉。
堂前自经始,护此无尽绿。
一官岁强半,馀日如转烛。
待其长稚子,而已牵归毂。
何由享嘉荫,偿我志愿足。
应烦彼邦人,日报平安幅。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洪迈所作的《清閟堂》,诗中讲述了王子猷(王徽之)的典故,他不仅喜欢竹子,还曾在借住的宅院中种植,象征着主人的高洁品格和对清雅生活的追求。诗人接着描述了主人伯氏虽然贫穷但志向清高,自己亲手在堂前种植竹子,期待它们长大,希望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然而,岁月匆匆,官职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光,剩下的日子如同蜡烛般短暂。他期待竹子能为他带来荫庇,实现他的愿望,同时也希望远方的人能常常报以平安的消息。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