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閟堂》
《清閟堂》全文
宋 / 洪迈   形式: 古风

昔闻王子猷,借宅亦种竹。

此君固可喜,人亦清不俗。

伯氏贫而癯,一饭不饱肉。

堂前自经始,护此无尽绿。

一官岁强半,馀日如转烛。

待其长稚子,而已牵归毂。

何由享嘉荫,偿我志愿足。

应烦彼邦人,日报平安幅。

(0)
翻译
从前听说王子猷,借住的地方也种竹。
这竹子确实惹人喜爱,人与它一样清雅不凡。
伯氏虽然贫穷瘦削,连顿饭都吃不饱肉。
他在厅堂前亲手种植,守护这片无尽的绿色。
一年官职占去大半,剩下的日子像蜡烛快速燃烧。
期待竹子长大,那时孩子已能牵着回家。
如何才能享受它的清凉,满足我心中的愿望。
想必会麻烦那里的乡亲,每日报平安的消息。
注释
昔闻:过去听说。
王子猷:晋代名士。
借宅:借住。
种竹:种植竹子。
此君:对竹子的尊称。
固:本来。
可喜:令人欢喜。
人亦:人也。
清不俗:清高不俗气。
伯氏:指伯父。
贫而癯:贫穷且瘦弱。
一饭不饱肉:连顿饭都吃不到肉。
堂前:厅堂前。
自经始:亲自开始。
护此:守护这些竹子。
无尽绿:无边的绿色。
一官岁强半:官职占据了一年的大半时间。
馀日:剩余的日子。
如转烛:像快速燃烧的蜡烛。
长稚子:长大的孩子。
牵归毂:牵着回家。
何由:如何能够。
嘉荫:美好的阴凉。
偿我志愿足:满足我的愿望。
彼邦人:那里的乡亲。
日报平安幅:每日报告平安的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洪迈所作的《清閟堂》,诗中讲述了王子猷(王徽之)的典故,他不仅喜欢竹子,还曾在借住的宅院中种植,象征着主人的高洁品格和对清雅生活的追求。诗人接着描述了主人伯氏虽然贫穷但志向清高,自己亲手在堂前种植竹子,期待它们长大,希望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然而,岁月匆匆,官职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光,剩下的日子如同蜡烛般短暂。他期待竹子能为他带来荫庇,实现他的愿望,同时也希望远方的人能常常报以平安的消息。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洪迈

洪迈
朝代:宋   字:景卢   号:容斋   籍贯: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生辰:1123——1202

洪迈,1123年出生,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猜你喜欢

琼南杂咏·其三

三年频上仲宣楼,日日题诗忆旧游。

归去米囊花正好,共沽村酒擘箜篌。

(0)

寄梁药亭·其三

野花朵朵映柴扉,春水初深虾虎肥。

雨后平田千亩绿,开窗坐看白鹇飞。

(0)

寒衣词

寒衣裁已定,非是妾疏慵。

有线无针引,教妾何由缝。

(0)

朝云墓十首次孙西庵先生韵·其四

南方应有未招魂,去国离家见白云。

自恨频年为远客,不知何地更逢君。

江鲜野草桃花饭,宝髻香娥翡翠裙。

今日春光吟不见,病煎愁绪转纷纷。

(0)

淀心亭

小亭斜向水,石路绕回廊。

鹤过溪桥静,门空菡萏香。

钟声清滞虑,草色引微凉。

自到林中住,诸缘欲渐忘。

(0)

村居·其二

少小存微尚,曾为列国游。

自知怜俊杰,不敢谒诸侯。

佩剑空藏匣,题诗屡上楼。

翻嫌淮水妇,一饭向人投。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