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岭畔中秋夜,况是楼居最上方。
一片江山果奇绝,却看明月似寻常。
万松岭畔中秋夜,况是楼居最上方。
一片江山果奇绝,却看明月似寻常。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万松岭上楼居的独特体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万松岭畔中秋夜”,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万松岭作为背景,中秋之夜则为氛围渲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意境。“况是楼居最上方”,进一步强调了观景位置之高,暗示视野开阔,为下文展开对景色的描绘铺垫。
“一片江山果奇绝”,这一句是对眼前景象的赞叹,将万松岭下的江山美景形容为“奇绝”,既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惊喜。“却看明月似寻常”,转折之处,诗人将视线从壮丽的江山转向明月,看似寻常的月光却在特定情境下显得格外引人入胜,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将宏大的自然景观与细微的个人感受相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日常、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九月月方朔,南极应长庚。
曙色朝烟初展,车骑满郊坰。
已过凤池佳节,未是龙山高宴,来往甚逢迎。
蒋径有双仲,华祝拟耆英。把黄花,歌白石,舞青萍。
唾壶休击,须知铜柱接蓬瀛。
上马试君霹雳,下马看君露布,早岁已成名。
未遂伏波志,矍铄自骞腾。
君家称寿。海内文章走。夸盛事,纷人口。
颇闻黄发媪,早作青灯妇。
冰雪里,藐孤涕泪曾相守。剃剪陶家久。
台筑怀清旧。兼两事,须推母。
春晖君解报,善颂吾何有。
唯愿取,新安江水成春酒。
当年放浪苏台下,长从故人诗酒。
茧帖飞花,鹍弦度曲,思绕阊门杨柳。星霜易久。
怅十载分携,几番回首。
沧海尘昏,屋梁落月尚依旧。
山林何处寄傲,不如人意事,长是八九。
有客传书,多君玩世,况是不忘衰朽。明朝见后。
纵少壮难追,好坏还有。醉墨淋漓,浩歌开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