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三纪挹风流,想见今来雪满头。
云里忽传鸿雁札,山中近隔薜萝秋。
怀人仲举应悬榻,傲世元龙自倚楼。
闻道枌榆新结社,追随无计觅扁舟。
都门三纪挹风流,想见今来雪满头。
云里忽传鸿雁札,山中近隔薜萝秋。
怀人仲举应悬榻,傲世元龙自倚楼。
闻道枌榆新结社,追随无计觅扁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山中承陈寅所宪伯书问赋谢》。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都门三纪挹风流,想见今来雪满头”,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将时间的跨度与个人的沧桑融合在一起,仿佛在说,经历了三纪(三十年)的时光流转,岁月如雪,白发苍苍,但心中的风流依然不减。
颔联“云里忽传鸿雁札,山中近隔薜萝秋”,通过鸿雁传书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云中鸿雁传递的不仅仅是书信,更是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而“薜萝秋”则营造出一种深山幽静、秋意渐浓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颈联“怀人仲举应悬榻,傲世元龙自倚楼”,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仲举悬榻”,表示对朋友的热烈欢迎;二是“元龙自倚楼”,表达的是诗人自己对独立自由、不拘世俗的生活态度的追求。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既渴望友情的温暖,又保持自我个性的鲜明。
尾联“闻道枌榆新结社,追随无计觅扁舟”,最后一联点明了诗人得知友人新结社团的消息,内心既感到喜悦,又因无法亲自参与而略感遗憾。枌榆结社,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而“觅扁舟”则可能暗含着诗人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宿或理想的伴侣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其在复杂社会中的独立人格和高洁情操。
去年秋半,正都门结束,相将离别。
潋潋双溪新雁过,重见当时明月。
步转高楼,凄凉看镜,绿鬓纷成雪。
晚晴烟树,傍人飞下洪叶。
还记江浦潮生,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
千里相望浑似梦,极目空山围碧。
醉拍朱阑,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
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
客至得浊酒,共饮消百臧。
凉飙飒短景,感此岁已秋。
忽惊草木陨,尚喜禾黍收。
九鼎岂不慕,二顷亦良谋。
住圣实有言,未觉富可求。
才疏政拙愧能名,黄发犹欣见老成。
林壤固知聊自乐,门闾要是已堪旌。
持杯潋滟千眉耸,落笔纵横四坐惊。
笳鼓过君应一笑,平田两部足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