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堠斜明远树间。几家村屋嵌孱颜。
笋舆看近小城湾。
苦竹鸟声流水寺,短芦牛背夕阳山。
天公著意做荒寒。
野堠斜明远树间。几家村屋嵌孱颜。
笋舆看近小城湾。
苦竹鸟声流水寺,短芦牛背夕阳山。
天公著意做荒寒。
这首《浣溪沙(其二)玉山道中》由清代诗人王策所作,描绘了玉山道中的自然景色与宁静氛围。
首句“野堠斜明远树间”,以“野堠”点出地点,暗示道路的偏远与自然的广阔。斜阳的余晖洒在远处的树木之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景象。
接着,“几家村屋嵌孱颜”,描绘了路途中的村落,它们像是镶嵌在山峦之中,既隐匿又显得与自然和谐共存。这句通过“嵌”字,形象地表现了村落与山势的巧妙结合。
“笋舆看近小城湾”,则将视角转向近处,描述了接近小城湾的情景。笋舆,可能是指乘坐竹轿的人,这里借指诗人自己,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旅途中的轻松与悠闲。
接下来的“苦竹鸟声流水寺,短芦牛背夕阳山”,是全词最为生动传神的描绘。苦竹与鸟声交织,流水环绕着寺庙,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而夕阳下的山丘上,短芦与牛背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风味的乡村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还通过声音和动态元素,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最后,“天公著意做荒寒”,以“天公”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的“荒寒”并非贬义,而是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的深深欣赏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玉山道中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