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影敛幽壑,涛声响万山。
一株非我意,孤韵共人閒。
干入春云里,枝横夜月间。
鹤巢应未改,犹待老僧还。
寒影敛幽壑,涛声响万山。
一株非我意,孤韵共人閒。
干入春云里,枝横夜月间。
鹤巢应未改,犹待老僧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松独立于万山之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孤松的坚韧与孤独之美。首句“寒影敛幽壑,涛声响万山”以寒风中松影敛聚于深谷,涛声回荡在群山之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一株非我意,孤韵共人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这株孤松的独特情感,它虽孤寂却自成一格,与世无争,与人共享这份宁静。
“干入春云里,枝横夜月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孤松的姿态,其树干仿佛穿入了春天的云层之中,枝条则在夜晚的月光下横斜而出,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最后,“鹤巢应未改,犹待老僧还”以鹤巢未变、期待老僧归来,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更蕴含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敲冰汲水泉,炊玉酿霜醅。
忽然油成泓,失却琼作堆。
抱瓮输竹渠,挈瓶注银杯。
银杯不解饮,倾泻入我怀。
酒圣凡五传,道统到吾侪。
谁云孟氏醇,轲死不传来。
醉乡天张幕,糟丘麴为台。
吾欲往相宅,今夕未拟回。
秋气集南涧,清风来故人。
遗我一端绮,桃李不成春。
大句干元造,高词媲皇坟。
百衲收寸锦,一字买堪贫。
苦恨邻里间,良觌渺无因。
今日是何朝,始闻扣柴荆。
黄菊有佳色,寒水各依痕。
且共欢此饮,重与细论文。
何以报佳惠,山中有白云。
小树手初种,当年花便稠。
拣枝那忍折,绕径秪成愁。
淡了犹红在,留渠肯住不。
无端万银竹,判却一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