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寺》
《刘寺》全文
宋 / 郑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绍兴妃子寺,步步白云深。

丛冢荒难认,寒泉清到今。

山高松有子,石老树无心。

寺主疏相见,如闻亦解吟。

(0)
注释
绍兴:地名,指绍兴市。
妃子寺:可能指与妃子有关的寺庙,可能是妃子庙或纪念某位女性的寺庙。
步步:每一步。
白云深:云雾缭绕,显得深远。
丛冢:众多的坟墓。
荒难认:荒废已久,难以辨认。
寒泉:清凉的泉水。
清到今:清澈至今。
山高:山势高峻。
松有子:松树结果实,象征生命力。
石老:古老的石头。
树无心:形容树木枯死,无生机。
寺主:寺庙的住持。
疏相见:偶尔或稀少地来访。
如闻:好像听到。
亦解吟:也能理解诗文,会吟诵。
翻译
绍兴妃子寺,身处云雾深深处。
密布的坟冢已荒凉难辨,唯有寒泉依旧清澈流淌。
山岭峻峭松树繁衍,石头古老树木却无生机。
寺中的住持稀疏来访,仿佛能听见他诵经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绍兴的妃子寺,其环境幽深,仿佛被白云环绕,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诗人漫步其中,发现昔日的丛冢已经荒凉难辨,唯有清冷的泉水依旧潺潺流淌,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山势峻峭,松树繁茂,显示出生命的延续;古老的石头见证了树木的沧桑,却似乎无心诉说。寺中的主持与诗人相见,虽简朴,但交谈中流露出对诗意的理解和欣赏,仿佛能吟咏出禅意与历史的韵律。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古寺的感慨与敬仰。

作者介绍

郑会
朝代:宋

郑会,南宋人,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属江西)人。少游朱熹、陆九渊之门。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二)进士。十年,擢礼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史弥远专政,引疾归里。卒年八十二。有《亦山集》。已佚。清同治《贵溪县志》卷八有传。郑会诗,据《全芳备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祭灶与邻曲散福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0)

谒金门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0)

示同志一首

满身秋月满襟风,敢叹栖迟一壑中。

除目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

说与同袍二三子,下山未可太匆匆。

(0)

感旧

省趋弘阁待貂珰,指座深恩刻寸肠。

秦苑已荒空逝水,楚天无限更斜阳。

时昏却笑朱弦直,事过方闻锁骨香。

入室故寮流落尽,路人惆怅见灵光。

(0)

冬狩行

君不见东川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夜发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围步骤同。

禽兽已毙十七八,杀声落日回苍穹。

幕前生致九青兕,骆驼?峞垂玄熊。

东西南北百里间,髣髴蹴踏寒山空。

有鸟名鸲鹆,力不能高飞逐走蓬。

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

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马一马骢。

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

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

喜君士卒甚整肃,为我回辔擒西戎。

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

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

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0)

忆平泉杂咏.忆春耕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

原田春雨后,溪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

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