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元美·其二》
《寄元美·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君雨雪到青州,春尽鸿书未可求。

莫问弹冠千载事,徒令把袂故人愁。

浮云万里中原色,落日孤城大海流。

自昔风尘驱傲吏,还能伏枕向清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闻君雨雪到青州,春尽鸿书未可求”,开篇即以“雨雪”和“青州”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友人远行的艰辛与孤独。同时,“春尽鸿书未可求”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书信的期待与无奈,春已逝去,而友人的消息仍未传来。

颔联“莫问弹冠千载事,徒令把袂故人愁”,诗人劝慰友人不必忧虑过往的琐事,以免徒增离别的愁绪。这里运用了“弹冠”这一典故,比喻官场上的升迁之事,同时也暗含对友人仕途的关切与祝福。

颈联“浮云万里中原色,落日孤城大海流”,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辽阔的天地间,友人所在之地的孤独与遥远。浮云飘荡,象征着世事无常;落日孤城,映照出友人的孤单身影;大海奔流,则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不息。

尾联“自昔风尘驱傲吏,还能伏枕向清秋”,诗人借古喻今,感叹自古以来官场的风尘仆仆,即使是傲骨铮铮的官员也无法逃脱。最后,诗人希望友人在即将到来的清秋时节,能够安然静卧,远离尘嚣,享受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蕴含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席上赋得绿鹦鹉同钱牧斋宗伯

晓鬓钩帘里外看,巫云将雨唤留欢。

竹枝乍按松喉合,草色浑宜比翼观。

宝镜纱厨烟对语,碧箫罗袖翠俱寒。

相思莫更书桐叶,字字撩人艳不乾。

(0)

河清表瑞

天一道皇极,关西献瑞图。

洮兰初见底,匏子乍呈珠。

忆昔高皇兆,常澄碛石区。

神孙膺宝箓,河伯复祯符。

三日圭光见,中流璧影扶。

越裳知问译,作颂拟赓虞。

(0)

除夕李伯襄陈集生崔芝林过余守岁拈银烛朝天紫陌长用四平声·其一

河光寒影渐生新,更傍今宵酌故人。

梦去还疑居木石,望来宁复辨金银。

异时踪迹吾多懒,同调知交尔任真。

约略敝衣堪卒岁,十千酤酒候明春。

(0)

似雅侄西庄野酌·其三

六月凉生何处墩,游踪汗漫野人浑。

岩头老树摇阶影,亭畔飞花扑酒樽。

惯住山乡宜拙性,每闻樵唱喜忘言。

微风向夕翻衣袂,低拂秾阴不滞痕。

(0)

常德别意

悠悠三载任迂疏,尺寸何曾有可书。

方忆故园寻菊径,又从远道望匡庐。

骊歌祖帐踌躇甚,父老儿童缱绻馀。

马出郊原频引睇,岚光草色尽怆予。

(0)

述怀用石屋山居韵·其二

无禅懒设祖师关,一任来机索莫还。

嗟彼烟峦难避乱,怜余尘境且偷閒。

起床便见三竿日,开卷如游万里山。

公案重重频结了,肯存疑义在胸间。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