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吴御史汴渠》
《和吴御史汴渠》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郑国欲弊秦,渠成秦富彊。

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长。

维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

归作万世利,谁能弛其防。

夷门筑天都,横带国之阳。

漕引天下半,岂云独荆扬。

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

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粻。

自宜富京师,乃亦窘盖藏。

征求过夙昔,机巧到莛芒。

御史闵其然,志欲穷舟航。

此言信有激,此水存何伤。

救世讵无术,习传自先王。

念非老经纶,岂易识其方。

我懒不足数,君材仍自强。

他日听施设,无乃弃篇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ǐbiàn
sòng / wángānshí

zhèngguóqínchéngqínqiáng

běnshǐlòuliúgōnggèngcháng

wéibiànjùnyuánzàiyínhuāng

guīzuòwànshìshuínéngchífáng

ménzhùtiāndōuhéngdàiguózhīyáng

cáoyǐntiānxiàbànyúnjīngyáng

huòkōngwàishūchéntàicāng

dōngnánbǎiniánguǎlǎocánzhāng

jīngshīnǎijiǒnggàicáng

zhēngqiúguòqiǎodàotíngmáng

shǐmǐnránzhìqióngzhōuháng

yánxìnyǒushuǐcúnshāng

jiùshìshùchuánxiānwáng

niànfēilǎojīnglúnshífāng

lǎnshùjūncáiréngqiáng

tīngshīshènǎipiānzhāng

注释
弊秦:削弱秦国。
渠成:水利工程完成。
末流:长远的效果。
淫荒:放纵荒废。
寡老:老人孤儿。
盖藏:仓库。
征求:征敛。
机巧:苛政细密。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施设:实施措施。
翻译
郑国本想削弱秦国,水利工程完成后反使秦国富强。
起初的意图已显狭隘,长远的效果更为显著。
如同汴水一样,源头治理若放纵荒废。
原本期望带来万世的利益,谁又能放松防备呢?
夷门建起巍峨天都,横跨国都的南边。
它引导着天下的漕运,岂止局限于荆扬地区。
财富流入空旷的仓库,租税汇集于陈郡太仓。
东南之地百年来,老人孤儿无余粮。
本应使京城富足,却反而让仓库困窘。
征敛过于过往,苛政细密如芒刺。
御史忧虑这种情况,希望能改革舟航制度。
这些言论确有激愤之意,河水又何罪之有?
拯救世界并非无策,古人之道早有传承。
不是我不懂治国之道,只是不易找到良策。
我才能平庸不足论,而你才华出众。
将来听凭你去实施,只怕会遗忘这些古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国家治水工程的关心和思考。诗中通过描述郑国与秦国的历史变迁,以及汴河的兴衰变化,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家治理与水利工程的深刻认识。

首句“郑国欲弊秦,渠成秦富彊”表明了郑国曾希望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削弱秦国,但结果却是秦国因之而更加富强。这两句点出了水利工程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接着,“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长”说明了最初的美好愿景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平庸,但其成就却能历久弥新。这里的“本始”和“末流”分别指代水利工程的开端和后续影响,表达了一种历史发展的哲理。

“维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进一步强调了汴河(即黄河)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变迁,其源头位于遥远而且艰险的地方。这里通过对汴河的描述,凸显出治理水患的艰难和必要。

“归作万世利,谁能弛其防”表达了作者希望这些水利工程能够造福后人,但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谁能够放松对这些工程的维护?

下文“夷门筑天都,横带国之阳。漕引天下半,岂云独荆扬”描绘了水利工程壮观的景象和其重要性,其中“夷门”、“横带”等都是形容水道的宏伟,而“岂云独荆扬”则是在反问谁能说这种成就只是某一地区的荣耀。

接下来,“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粮”描述了通过水利工程带来的经济繁荣和粮食储备情况。这里的“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表明了物资丰富到可以填满仓库,而“东南一百年”则是指这种繁荣状态能够持续很长时间。

“自宜富京师,乃亦窘盖藏。征求过夙昔,机巧到莛芒”进一步说明了作者对于国家经济和粮食储备的重视,以及对技术创新和物资积累的期望。

紧接着,“御史闵其然,志欲穷舟航。此言信有激,此水存何伤”表达了御史(即监察官员)对于治理水患的关注,以及作者本人的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并非空谈。

最后,“救世讵无术,习传自先王。念非老经纶,岂易识其方。我懒不足数,君材仍自强。他日听施设,无乃弃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国家和解决水患问题的迫切心情,以及对历史经验的尊重和学习态度。这里,“救世讵无术”反映了作者对于救济民众的急切感,通过“习传自先王”表明了他对于前人智慧的继承。而“我懒不足数”则是说自己虽然不擅长诗文,但仍然会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安排,不会轻易放弃这方面的努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政治理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秋日閒居·其一

满地蓬蒿未肯除,园林秋日野烟疏。

松窗漫引骚人兴,菊圃偏宜处士庐。

但使杖头能载酒,何妨枕底赋閒居。

年来性癖卑栖稳,懒向人前问子虚。

(0)

八十一自述

九阅丙年赘世翁,如何震雨复淩风。

路非山水真难测,思断见闻了不穷。

未得瓜浮消溽暑,漫将蔬酌当莲筒。

迩来差会深栖意,试向冥冥看翥鸿。

(0)

寿梁直生八十一

抽簪归卧草玄宅,著述无营得大年。

八十昆仑才一核,五千道德又重编。

霞觞醉吸瑶池月,阶树芳分玉井莲。

清福如公今有几,愿求要诀授庭坚。

(0)

秋闺十首·其二

月到花前碎影稀,相思两地共清辉。

几回圆了又还缺,昨日花容今日非。

(0)

星沙回宝

去日炎犹酷,回时林木稀。

未知虫墐户,但觉冷侵衣。

墙角梅初绽,篱边菊已非。

客中岁易迈,转忆旧渔矶。

(0)

永觉表侄署中小酌

朝来何事鹊声闻,倒屣衙斋喜聚群。

未似上皇娱北牖,且将樽酒话南薰。

园中芳草迎人绿,阶下閒花带月芬。

共尔订盟湖海畔,归来步屧共看云。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