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明月夜,幽赏思偏长。
笛弄梅花落,尊开竹叶香。
淡云笼树色,荒径散秋凉。
好觅渔樵去,扁舟赋水乡。
江城明月夜,幽赏思偏长。
笛弄梅花落,尊开竹叶香。
淡云笼树色,荒径散秋凉。
好觅渔樵去,扁舟赋水乡。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江城景象,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句“江城明月夜”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月光洒在江面上,映照出一片银白的世界。接下来,“幽赏思偏长”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份静谧中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悟,月夜的静美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笛弄梅花落,尊开竹叶香”两句,通过笛声和酒香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氛围。笛声悠扬,仿佛是与梅花共舞,而酒尊开启,竹叶的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诗意的聚会场景。这里不仅有自然之美的展现,还有人情味的融入,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淡云笼树色,荒径散秋凉”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淡淡的云雾笼罩着树木,使得树影变得朦胧而神秘,而荒径上弥漫的秋凉,则给人以清冷而宁静的感受。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下大自然的另一面,既有静谧之美,也有深邃之感。
最后,“好觅渔樵去,扁舟赋水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像渔夫和樵夫一样,乘着小舟,在水乡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月夜下的江城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思考。
岘冈西北龛村路,近郭家家葬坟墓。
富家尽栽松柏林,葬时装敛帛与金。
百年太平人事好,时时子孙来拜扫。
祭馀列宴画亭深,细马香车入青草。
墓门碑石高峥嵘,界水连山谁敢争。
枯枝堕地无人拾,牧竖驱牛山下行。
乱兵西来人散走,青野荒荒绝鸡狗。
丘坟已见遭掘伐,棺椁还闻被椎剖。
锦衾绣袂颜色新,玉珥金环光照人。
千年幽鬼窖中物,去作谁家富贵春。
弹哀丝,喷双竹,四座佳人美如玉。
钟郎半醉起就别,杯行苦迟声转促。
高堂列筵当翠微,惜别更舞青萝衣。
云开日色酒中堕,风触歌尘梁上飞。
君行赣滩十八重,临眺可以登崆峒。
万山如浪压城郭,郁孤正瞰江流东。
两江盘盘石争长,东行入闽西入广。
盐花雪白荔子丹,天际船来海风响。
君家娟娟好弟兄,况有词翰齐清名。
出门相送一为别,感我无限幽居情。
山中香秫秋熟时,苦竹作笋池鱼肥。
我在南溪小楼上,调歌酦酒待君归。
乌庄之乌黑扑扑,乌庄老人住茅屋。
屋前胶河后林木,一树十巢十栖宿。
长枝踏低短枝曲,乌来哺雏尾交簇。
童子下窥不忍触,矧敢向之加劲镞。
老人行坐乌与随,三世淳朴乌不疑。
啼哑哑,飞提提,愿翁孙子如乌慈。
不嗔不恶乐孔宜,四海咸诵乌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