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鬘·其五》
《菩萨鬘·其五》全文
唐 / 孙光宪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木绵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

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

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0)
翻译
木棉花盛开在小小的庙宇旁,越鸟的歌声中透露着晨曦的春光。
铜鼓和蛮族的歌曲交织,南方的人们频繁举行祭祀活动。
游子的船帆在疾风中翻飞,红衣女子紧贴船樯站立。
他频频回首眺望远方,无尽的烟波中满含离愁别绪。
注释
木绵花:木棉花,一种热带植物,花开时鲜艳夺目。
丛祠:小庙宇,供奉神灵的小地方。
越禽:古代对南方鸟类的统称。
春光晓:清晨的春光,指黎明时分的明亮光线。
铜鼓: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打击乐器。
蛮歌:少数民族的歌曲。
祈赛:祭祀或庆典活动。
客帆:旅人的船帆。
茜袖:红色的衣袖,代指女子。
偎樯立:紧靠船樯站立,形容女子的姿势。
极浦:遥远的水边。
烟波:雾气笼罩的水面,象征迷茫或辽阔的水域。
愁:忧愁,思乡之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水乡的生动图景。开篇“木绵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之景象。木绵花在细微的阳光下轻柔地摇曳,似乎与古老的庙宇相依为伴,而远处传来的鸟鸣声则更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两句,则是对当地文化和宗教活动的描绘。铜鼓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节庆或仪式,而“蛮歌”则可能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人祈赛多”表明了人们对于丰收、平安等美好愿望的渴求。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两句转换了画面,将视角转向远行的旅人。帆船在急切的风中前行,而穿着绿色衣衫(茜袖)的水手则紧握着船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行进图景。

最后,“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深切情感。站在江边的极处,每一次回望都充满了对远方、对家乡、对未来的无限思索和忧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当地风俗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多彩的江南春日图。

作者介绍
孙光宪

孙光宪
朝代:唐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猜你喜欢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其五

日暮重冈上,人劳马亦饥。

不妨随野雀,容易宿寒枝。

(0)

次韵伯崇自警二首·其一

十载相期事业新,云何犹叹未成身。

流光易失如翻水,莫是因循误得人。

(0)

和择之韵

仰止平生旧,今年得得来。

举头天一握,倚杖雪千堆。

讲道心如渴,哦诗思涌雷。

出山遗语在,归骑莫徘徊。

(0)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其一

春晓云山烟树,炎天雨壑风林。

江阁月临静夜,溪桥雪拥寒襟。

(0)

次秀野暑中二首·其二

绝境人难到,唯堪乐此身。

泉吟青玉峡,风度白纶巾。

独往宁无意,长闲未有因。

云山天赐履,吾道岂全贫。

(0)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其七?菜

小草有贞性,托根寒涧幽。

懦夫曾一嘬,感愤不能休。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