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姑胥行》
《姑胥行》全文
宋 / 蔡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香泾无故流,胥台有馀基。

太伯以德启,后王结心师。

夫差昔好战,戈矛临越陲。

天蟹须食稻,未拯吴人饥。

于今十一贡,贫甚吴王时。

全吴古都会,腴田溉湖陂。

雨旸适小变,数米不足炊。

吾知事本末,本末何由知。

家户徼福利,坐输黄衣儿。

平籴连拖漕,入朵天兵颐。

囷窌不夕储,势若偷生为。

长虑且后顾,荀卿有良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
sòng / càixiāng

xiāngjīngliútáiyǒu

tàibǎihòuwángjiéxīnshī

chàhǎozhànmáolínyuèchuí

tiānxièshídàowèizhěngrén

jīnshígòngpínshènwángshí

quándōuhuìtiángàibēi

yángshìxiǎobiànshùchuī

zhīshìběnběnyóuzhī

jiājiǎozuòshūhuángér

píngliántuōcáoduǒtiānbīng

qūnjiàochǔshìruòtōushēngwèi

chángqiěhòuxúnqīngyǒuliánggu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的《姑胥行》,通过对香泾水流淌和胥台遗迹的描绘,诗人寓言历史,讲述了吴国兴衰的故事。首句“香泾无故流,胥台有馀基”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历史的流转与遗迹的存在。接着提到太伯的仁德开启吴地风气,与夫差好战形成对比,后者因贪求战功导致民生困苦。

诗人指出夫差时期虽然富强,但未能解决人民的饥饿问题,而如今吴国虽依旧进贡,却远不如昔日富裕。苏州作为古都,土地肥沃,但雨水失调导致粮食短缺,百姓生活艰难。诗人感慨“吾知事本末,本末何由知”,揭示出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失当,百姓为了微薄的福利,却要承受官府的剥削。

“家户徼福利,坐输黄衣儿”讽刺了官吏的贪婪,而“平籴连拖漕,入朵天兵颐”则揭露了官府通过强制征税来充实军备,使得仓储空虚,人民生活如履薄冰。最后,诗人引用荀卿的思想,呼吁要有长远考虑和公正治理,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姑胥之地的历史变迁为背景,寓言性地批评了统治者的短视和百姓的苦难,体现了蔡襄关注民生、倡导公正的政治理念。

作者介绍
蔡襄

蔡襄
朝代:宋   字:君谟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生辰: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
猜你喜欢

酬曾学士子棨见赠复职之作

放逐仍居患难中,三年执役梵王宫。

病来短发逢秋白,老去衰颜借酒红。

心似葵花倾晓日,身同树叶感霜风。

杜陵花竹频生梦,但觉阳春处处融。

(0)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其一笼鹅阁

谁知轩后阁,宛在水之濆。

牖外树交合,阶前萍即分。

鸟窥书影静,鱼伺墨波勤。

岂有山阴帖,人言此右军。

(0)

清明日偶成

窗下修书寄远人,燕泥时复涴衣巾。

东风催下清明雨,莺老花残又一春。

(0)

湘中弦

蘋花含露荻含风,霄汉无云水接空。

二十五弦今夜拨,沅湘江上月明中。

(0)

题山都督庙

当年匹马剪天骄,南靖诸蛮翊圣朝。

灞上共传周太尉,军中惟数霍嫖姚。

辕门角断秋凄切,虎帐香销夜寂寥。

独有龙江遗庙在,满庭霜叶雨潇潇。

(0)

拟古

乘此日少霁,辞君将远游。

所游虽云远,前途契深求。

鸟归认旧林,狐死怀故丘。

微物尚有知,吾心安所尤。

清时不屡得,欲往步难北。

回首仰日光,复被浮云隔。

鬓发变秋霜,衣带减畴昔。

此意难重陈,重陈复何益。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