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扬州·其二》
《至扬州·其二》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谯鼓鼕鼕入四更,行行三五入西城。

隔壕喝问无人应,怕恐人来捉眼生。

(0)
翻译
谯楼上的鼓声咚咚敲响,已经进入深夜四更时分。
我独自行走,每行约三五步进入西城的范围。
注释
谯鼓:古代城楼上的更鼓,用于报时。
鼕鼕:形容鼓声沉重有力。
四更:一夜分为五更,四更指深夜。
行行:行走的样子,每一步。
西城:指诗人要去的方向或目标区域。
隔壕:隔着护城河。
喝问:大声询问。
无人应:没有人回应。
捉眼生:被人认出或发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行走在荒凉城郭间的孤独与紧张氛围。"谯鼓鼕鼕入四更",这里的“谯鼓”指的是守城的鼓声,用来报时,"四更"则是古代分日为五更的计时法中的最后一个时段,大约相当于现代的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三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夜的静谧与寂寞感。

"行行三五入西城",这里的“行行”是步行的意思,“三五”则可能指的是三五里路的远近,不一定是确切的距离测量,而是表达诗人在深夜中孤独地走向西城。这样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空旷与凄凉。

"隔壕喝问无人应",“隔壕”意味着隔着城垣或其他障碍,“喝问”是大声询问,但得到的却是沉默,无人回应。这不仅增加了夜晚的寂静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怕恐人来捉眼生",最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恐惧,他害怕有人突然出现,那种紧张与惊恐如同生出新的恐惧。这里的“眼生”可能是指那种突如其来的惊吓,让人感到一种由视觉带来的突兀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和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在深夜中独行的人所面临的孤独、恐惧与不安。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九日留别吴太仆春坪·其二

少小事空寂,难为人世间。

三年携策出,万里逐鸿还。

白雪关门树,黄云塞上山。

征途多感叹,幸一识韩颜。

(0)

哭台设阇黎

几年歌薤露,一旦掩泉台。

既切芝焚苦,空馀蕙叹哀。

秋阴松路暝,风急石云开。

幽魄原无滞,他生愿不才。

(0)

人日与诸子登观星台·其二

新岁登临望,亭亭欲近天。

帝城金凤阙,春气碧山烟。

旷野连三晋,黄云出九边。

客心消未得,怀抱只凄然。

(0)

辽海舟中·其五

沧溟十万里,日日石尤风。

归梦寒难达,悲心久易穷。

星飞人面白,蜃出海灯红。

惟有无生理,安危自可通。

(0)

辽阳怀顿修·其六

尔有孤閒句,余时天外吟。

生皆天地意,死亦友朋心。

日入寒松苦,云凝独壑阴。

逢人多强笑,恐忽泪沾襟。

(0)

合浦歌为强佑人寿

青婴池水清而丽,大珰老蚌潜千岁。

天涯亭畔岸不枯,珊瑚树上巢翡翠。

数百年间事亦奇,珠玉无知亦有知。

长官意大此珠少,月照珠池波渺渺。

淮夷之蠙独擅名,蓬苇参天铜柱小。

钦州竹马迎偏早,要芟还珠亭上草。

孟尝陶弼几时来,一探深渊誇至宝。

关西将军颇少年,分竹策马珠池边。

明透之性掩珠光,叱咤左右河海忙。

朝餐晚餐萱草根,辕门日静甑生尘。

池里珠还千万斛,将军碎之其如粥。

地小材大用不尽,閒时把笔娱心目。

笔端一落绝惊人,不是颜骨决柳筋。

立功归来绣佛前,綵衣五色斑襕鲜。

至性夙敦过颜闵,几回感我呼高天。

人生重节乃豪雄,看君坚固昆吾铜。

览揆为君说此篇,春风恰好吹华筵。

烧残银烛渡江来,月高与尔谈深禅。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