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趾松门寂,悲衿石峤寒。
竹馀当日卧,云剩昔时餐。
泽涧流应远,贤风吹未阑。
山阳怀旧德,张酒不成欢。
肃趾松门寂,悲衿石峤寒。
竹馀当日卧,云剩昔时餐。
泽涧流应远,贤风吹未阑。
山阳怀旧德,张酒不成欢。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已故长者的追思与缅怀之情。首句“肃趾松门寂”,以寂静的松林门户开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暗示着墓地的静谧与庄重。接着,“悲衿石峤寒”一句,通过描述石峰的寒冷和内心的悲痛交织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哀悼的情感。
“竹馀当日卧,云剩昔时餐”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竹子和云分别代表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通过“卧”和“餐”的动作,生动地再现了逝者的生活细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活痕迹的深深怀念。
“泽涧流应远,贤风吹未阑”则将情感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泽涧流”和“贤风”的比喻,不仅赞美了逝者品德的深远影响,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永存的希望。这里的“贤风”既指逝者高尚的品德,也暗含了对其精神风范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山阳怀旧德,张酒不成欢”表达了诗人面对逝者墓地时的复杂心情。山阳之地,本是充满回忆的地方,但在此刻,诗人试图以酒祭奠,却难以感受到往日的欢愉,这既是对逝者怀念之情的体现,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绘、逝者生平的追忆以及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精神世界的崇敬,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哀悼之作。
甬东寺里逢陈若,双袖龙钟行带索。
问知黄公旧避逃,宝幢山下坐丛薄。
日惟一食祷先灵,不愿拾得不死药。
仰天呼号得正终,一往不复至城郭。
公初著书女立旁,公死母亡家濩落。
子为户曹取公女,欲叙因由无与语。
得来与子行林莽,月落山空识其处。
何年捣玉楮,莹洁无滓垽。
清兴厌纯棉,安有尘可振。
夜卧白昼中,冰雪心不紊。
梦觉梅花香,炉红绝烟煴。
疑到玉皇前,俯视日月晕。
人閒绮罗帐,何异锦覆粪。
吾慕忍寒人,从师游鲁邻。
爵禄不可辞,高举已在汶。
独怜无褐民,茅檐冻欲偾。
大裘正万丈,德心欠广运。
天下皆无寒,孔孟有素蕴。
愿与物为春,衾铁吾不愠。
以君志趣高,惠我无俗韵。
缟带执纻衣,侨札真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