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天半拥朱门,斗大金符上将军。
独领一军雄海国,高悬双眼看中原。
青萍尽敛江山气,白马长流汗血痕。
若许布衣谈将略,满生饥虱向君扪。
龙旗天半拥朱门,斗大金符上将军。
独领一军雄海国,高悬双眼看中原。
青萍尽敛江山气,白马长流汗血痕。
若许布衣谈将略,满生饥虱向君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威武的将军形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智慧。
首句“龙旗天半拥朱门”,以“龙旗”象征将军的尊贵身份,“天半”则表现出将军地位之高,如同旗帜直插云霄,朱门则是将军府邸的象征,整体营造出一种威严而神秘的氛围。
“斗大金符上将军”一句,通过“斗大”的形容词,强调了将军所持金符的显赫,同时也暗示了将军在军队中的崇高地位。
“独领一军雄海国,高悬双眼看中原”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将军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他独自率领大军,不仅在海洋国家中展现雄风,更是在广阔的中原地区展现出深邃的战略洞察力。
“青萍尽敛江山气,白马长流汗血痕”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将军的功绩。青萍敛气,暗示将军的英名盖世,江山为之肃然;白马长流汗血,象征着将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牺牲。
最后,“若许布衣谈将略,满生饥虱向君扪”两句,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如果能让普通的百姓谈论将军的军事策略,那么他们或许会像饥饿的虱子一样,渴望触摸到将军的智慧与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形象的描绘,以及对战场、战略、功绩等元素的巧妙融合,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人们对英雄的向往与崇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军事力量和领袖人物的高度关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