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香山闻杜鹃》
《香山闻杜鹃》全文
宋 / 王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云肤似膜千山暝,雨脚如麻四面飞。

游子何曾动归兴,杜鹃故故唤人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gshānwénjuān
sòng / wángmài

yúnqiānshānmíngjiǎomiànfēi

yóulecéngdòngguīxīngjuānhuànrénguī

翻译
云层下的肌肤般薄雾笼罩着群山,雨点密集像麻线四散纷飞。
远行的人哪有回家的心思,杜鹃鸟却不住地催促人们归去。
注释
云肤似膜:形容云层下的雾气轻薄如肌肤,像薄膜一样覆盖在山上。
千山暝:千座山峰在暮色中显得昏暗。
雨脚如麻:比喻雨点密集,像麻线一样细密落下。
四面飞:形容雨点从四面八方落下。
游子:指离家在外的人。
归兴:回家的念头或兴致。
杜鹃:一种鸟,叫声凄厉,常象征思乡之情。
故故唤人归:杜鹃鸟不断地呼唤人们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雨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云肤似膜千山暝”一句,用“云肤”比喻山势连绵如同薄纱,形象地描绘出远山在雨雾中的朦胧模糊。"暝"字则传达了天色渐暗的氛围。

接下来的“雨脚如麻四面飞”进一步渲染了气氛,强调了雨水纷飞、无处不在的情景。“雨脚”指细小的雨滴,而“如麻”则形容雨滴密集,"四面飞"表明雨来无常,无处不至。

诗人通过这两句,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神秘的秋天气氛,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游子何曾动归兴”则转入主观情感,"游子"指远行的人,"何曾"意味着从未有过,而"动归兴"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与渴望。这句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最后,“杜鹃故故唤人归”中,“杜鹃”指杜鹃鸟,即杜宇,也是一种秋天常见的鸟类。"故故"一词,既可解作“不断地”,也带有“故土”的意味。而“唤人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引导自己回到家乡的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表现了游子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以及在秋天这种萧瑟季节里,对归家的强烈渴望。

作者介绍
王迈

王迈
朝代:宋   字:实之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生辰:1184~1248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猜你喜欢

郡城南郭早望

晓立回塘上,何人逸兴同。

柳浓天霁雨,萍坼岸含风。

鸟影明苍霭,湖光倒碧空。

秦川何日到,解发濯清沣。

(0)

冷嵓公柳溪

斗印轻抛系肘金,故园风物动归心。

柳含烟翠丝千尺,水写天容玉一寻。

山色只于閒里好,风波不似向来深。

人间桃李栽培满,换得溪南十亩阴。

(0)

和茂才韵

十年为客未还家,赢得毵毵两鬓华。

别后故人应念我,不来踏雪看梅花。

(0)

对月

万里寥天月,相随不惮劳。

屡添华发满,曾傍黑山高。

影动新琼杵,光含旧宝刀。

常娥应见讶,独宿弊绨袍。

(0)

即事二首·其二

一床安置似僧居,白发忘梳动月馀。

懒性渐成愁把笔,小诗常拟倩人书。

(0)

鹊山

西征疲短服,北望惨衰颜。

再宿殊鸡舍,相看独鹊山。

旆沾新雨过,鸟逐莫云还。

白首瞻星汉,何时鼓角閒。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