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文公几杖旁,暮年所得最精详。
贫甘香火辞符竹,病整衣冠坐箦床。
壮士军中悲亮死,先师地下惜回亡。
法云破寺三间屋,却有门人远赴丧。
久在文公几杖旁,暮年所得最精详。
贫甘香火辞符竹,病整衣冠坐箦床。
壮士军中悲亮死,先师地下惜回亡。
法云破寺三间屋,却有门人远赴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哭黄直卿寺丞二首(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人逝去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
“久在文公几杖旁,暮年所得最精详。”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故人的长时间交往,以及对故人的了解之深入。文公指的是黄直卿寺丞,他是当时有名的人物,而几杖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贫甘香火辞符竹,病整衣冠坐箦床。” 这两句表达了故人生前的清贫,以及面对疾病时仍保持着高洁品格的情形。香火可能是指佛前供奉的香火,而辞符竹则象征着清贫的生活环境;病中整衣冠,坐箦床,则表现出即便是在病痛中也要保持尊严和仪态。
“壮士军中悲亮死,先师地下惜回亡。” 这两句诗人哀悼壮年战士的英勇牺牲,以及对逝去的导师(可能是黄直卿寺丞)的深切怀念。悲亮死和先师地下都透露出诗人的沉痛心情。
“法云破寺三间屋,却有门人远赴丧。”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故人去世后的场景,法云破寺形象地展示了一种凋敝与荒凉的氛围,而门人远赴丧则表明尽管环境已经破败,但仍有人对逝去的人物表示哀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于生命易逝和历史变迁的沉思。
山茶一株红胜烛,旋落旋开相陆续。
朱霞散射晓霏晴,熠熠林光映幽谷。
雪中见此朱砂杯,道人无情还悦目。
端正浓妆不逞妖,处女頩然在幽独。
有时脱蒂响苍苔,不作他花飞片逐。
剑南樵叟设色时,就掌调丹贵匀熟。
花容肉色两相宜,肌理细腻端不俗。
画犹如此况天生,谓花无韵评未足。
白茶虽白太清癯,何惜深红著深绿。
污田稻子输官粮,高田豆角初上场。
枫林沉沉谁打鼓,农家报本兼祈禳。
打鼓打鼓急打鼓,大巫邀神小巫舞。
绛衫绣帔朱冠裳,手持铃剑道神语。
前年军过鸡栅空,今年一母生十雄。
圳东种秫穫颇厚,大甑炊糍瓮成酒。
家机白布阔且长,翁媪制作新衣裳。
再拜奠神重酌酒,男耕女桑十倍强。
大妇小妇别有祝,生养好男房计足。
巫公巫公告尔神,产谷不如多产银。
驴载马驮车碌碌,免斫柘条行箠扑。
良月今日尽,始见小春天。
明日为子正,阳复于此焉。
墙阴委宿莽,已觉青娟娟。
坏壁出冻蝇,亦解飞翾翾。
向来可憎物,今者更堪怜。
梅梢太瘦生,此意正渺绵。
窥园频挟策,粒吐红豆鲜。
正须待一雪,我岂资暄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