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城西寺,重来已素秋。
未霜芳草合,欲雨暮云稠。
浊酒羸方戒,新诗困复休。
翻然会心处,烟径有归牛。
寂寞城西寺,重来已素秋。
未霜芳草合,欲雨暮云稠。
浊酒羸方戒,新诗困复休。
翻然会心处,烟径有归牛。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秋季重游城西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寂寞城西寺",渲染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独自来访的孤寂。"重来已素秋",点明了季节,也暗含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未霜芳草合,欲雨暮云稠",通过描绘草木尚未凋零、暮云低垂的景象,展现出秋日临近黄昏时分的湿润和萧瑟。"浊酒羸方戒,新诗困复休",诗人借酒消愁,但身体疲惫,创作诗歌也感到力不从心,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疲倦。
最后两句"翻然会心处,烟径有归牛",诗人突然间在自然的宁静中找到了心灵的契合,看到归牛悠然走过烟雾弥漫的小径,顿生豁然开朗之感,寓含着对生活的顿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
雨来夜早晚,梦断惊所向。
鼓鼙声后先,龙蛇势下上。
奈此老屋何,诗书果何当。
幸矣托皇州,高枕得无恙。
瑞物日纷纭,岂我独飘荡。
兴言反山楹,羸思辄以张。
疏泉到云根,松竹青益放。
胡不返柴车,于焉事郁怏。
平生知顾行,短发增惆怅。
明朝入初伏,金火两无恙。
破除万事无过酒,有客何须计升斗。
解将富贵等浮云,醉乡即是无何有。
昔人绘事亦有神,丹青写出画天真。
尊罍未耻月渐倾,更待晓出扶桑暾。
餐霞服气浪自苦,自厌神仙足官府。
脱巾解带衣淋漓,眼花错莫谁宾主。
君不见炙手可热唯权门,欲观佳丽遭怒嗔。
何如衔杯乐圣藉地饮,安用醉吐丞相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