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书庚子行役诗后》
《点绛唇.书庚子行役诗后》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嬿婉苕华,昭阳往事人争道。惊伤窈窕。

泪鞠长陵草。甲帐丁年,去日愁中老。还祠庙。

浑河秋杳。雁叫天山晓。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昔日宫廷中的婉约情感与历史变迁。"嬿婉苕华",以苕华比喻女子的美貌,表达对往昔昭阳宫中美好时光的追忆,暗示了曾经的宫廷恩爱。"惊伤窈窕",则流露出对旧日妃嫔命运的感慨,可能暗指宫女的不幸遭遇。

"泪鞠长陵草",将泪水融入陵墓边的草丛,寓言了宫女们无尽的哀愁,以及对逝去青春和爱情的怀念。"甲帐丁年",描述的是年轻时的欢乐时光,但随着岁月流逝,"去日愁中老",那些美好的日子在忧愁中悄然老去。

"还祠庙",可能指的是宫女们被遣出宫后,回到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地方,寄托哀思。"浑河秋杳",以浑河的秋天景色象征着凄凉与迷茫,"雁叫天山晓"则借大雁的叫声,勾勒出边塞的辽远和破晓时分的寂静,寓言了她们远离宫廷后的孤独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清末宫廷生活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浮,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二十五康王

恪慎明德,肃恭神人。迓天明威,勤咨老臣。

礼乐陶镕,民俗丕变。唐虞太和,千载复见。

(0)

风雨池上小憩

风雨来时独倚栏,绿荷池上䠞微澜。

试看瑟瑟萧萧处,无数明珠走翠盘。

(0)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其五

一灯幽燄照蓬窗,吾道从违孰主张。

独起披衣夜中坐,静听疏雨落寒江。

(0)

宿礼部借韵一首

寓榻南宫忆旧曾,仰瞻华月步虚庭。

祇将校阅供王事,愧以疏庸厕列卿。

银箭声传春漏促,铜炉风细篆烟清。

劳劳无补空头白,七载重过感慨生。

(0)

秋兴八首用马西玄韵·其四

莽莽乾坤几陆沉,寥寥宇宙慨知音。

松筠不受冰霜妒,霄汉常悬鸿鹄心。

甲第笙歌穿窈窕,边城鼓角助阴森。

节催节换频惊速,愁咏愁添转更深。

(0)

谢锦衣孙伯泉写菊见惠

孙侯赠我此画菊,我疑图来自甘谷。

昔时黄筌少传派,近岁陶成共机轴。

怪石磊磊苔藓斑,苍崖屈曲鸣高湍。

轻红嫩白巧相错,黄金紫玉纷成团。

石根细草青绵茙,三四筼筜森作丛。

野花无名亦竞秀,云烟澹浥开秋容。

我家故园东海侧,篱落年年费栽植。

别来岁久应荒芜,天涯对画空相忆。

我言孙侯画菊不是画,精神似与菊俱化。

晚节寒香秪自知,精思妙墨何论价。

坐玩还多逸兴生,骚人千古怀幽贞。

更须孙侯拂绢素,画取老夫餐落英。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