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邰有家,于夏之先。克承勿怠,瓜瓞绵绵。
开我邠宇,衍我宗禋。嗟狄之人,敢乘以奸。
彼岨矣岐,将遂于迁。既有我土,勿戕我民。
自邰有家,于夏之先。克承勿怠,瓜瓞绵绵。
开我邠宇,衍我宗禋。嗟狄之人,敢乘以奸。
彼岨矣岐,将遂于迁。既有我土,勿戕我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右所作的《广琴操十首》中的第六首《岐山操》,通过诗文表达了对岐山及其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家族延续以及社会稳定的深刻思考。
首句“自邰有家,于夏之先”点明了岐山的历史地位,追溯到远古时期,与夏朝的起源相联系,暗示了岐山在中华文明早期的重要角色。接下来的“克承勿怠,瓜瓞绵绵”表达了对后世子孙继承先人事业、保持家族繁盛的期望,寓意着家族的延续与繁荣。
“开我邠宇,衍我宗禋”进一步强调了开拓家园、传承祭祖文化的重要性,体现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然而,“嗟狄之人,敢乘以奸”则揭示了外敌入侵的威胁,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民遭受侵害的担忧。
“彼岨矣岐,将遂于迁”描绘了岐山的险峻地形,预示着可能的迁移或流离失所的命运,暗含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最后,“既有我土,勿戕我民”表达了对保护土地和人民安全的强烈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和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兼具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百谷仰雨而蕃滋,乃颖乃苞乃成实。
锸云方喜高下齐,大田俄报东南坼。
民穷至此噫亦甚,无年饿死其无日。
佛灵犹未致涓流,人力焉能施寸尺。
况当十室九室空,可堪百里千里赤。
仰天无路扣彼苍,望云自旦寻至黑。
一岁不稔百沴生,所忧岂止人艰食。
声嗟气叹方载途,屈莫求伸枉莫直。
繇来有感则有应,影响一机端可必。
时迁事改理不移,今日天工岂殊昔。
烹羊乃雨古语云,何假雷师起河伯。
调元赞化更有人,怪魃螟蝝俱蛰迹。
人心既悦天意从,利泽须能致甘泽。
油然沛然苗勃兴,奚用象龙施五色。
炎炎老火烧太空,熏灼万类势欲镕。
高田幅裂稼已腐,低壤釜沸禾生虫。
金蛇飞走天鼓震,须臾散灭茫无踪。
火轮烈烈扬炽焰,夜镜炯炯摩青铜。
老夫望岁甚田叟,恨无神术驱群龙。
平明披衣视云气,雾霭四合何冥濛。
沾濡俄顷遂滂沛,奔腾浩瀚犹崩洪。
雨珠雨玉何足贵,雨菽雨粟亦有穷。
涓流膏润入秉穗,穰穰九谷苞其中。
良畴何啻万万顷,一稔囷栉过崇墉。
溢为欢声沸比屋,洗空愁叹苏三农。
亦知诚感斯响答,古佛之一真圆通。
嗟吾年来生计荡,殆若枯叶随飘风。
瓯窭污邪不应祷,冻饿真与穷民同。
继今甘霔愿时有,鼓腹击壤歌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