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方楚卿孝廉入山》
《喜方楚卿孝廉入山》全文
明 / 释今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苍烟野水接长林,喜见高人有远心。

仙舫不妨时到岸,佛楼犹可晚供吟。

清泉白石知何世,翠竹黄花意亦深。

坐久西峰明月上,共论钟磬已沉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首句“苍烟野水接长林”,以苍茫的烟雾、潺潺的流水和绵延的树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喜见高人有远心”一句,点明了诗中的主角——一位具有超凡脱俗之志的高士,他的存在为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仙舫不妨时到岸,佛楼犹可晚供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高士与自然的互动,无论是乘坐仙舟偶尔停靠岸边,还是在佛楼中吟诵诗句至夜深,都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自由。接下来,“清泉白石知何世,翠竹黄花意亦深”则将目光转向自然界的细节,清泉、白石、翠竹、黄花,每一处景致都蕴含着深厚的意义,仿佛是自然界的灵魂所在。

最后,“坐久西峰明月上,共论钟磬已沉沉”将时间推向夜晚,月亮升起,钟磬声悠扬,诗人与高士在月光下共话人生,心灵相通,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今湛
朝代:明

今湛(一六一二—一六七七),字旋庵。三水人。俗姓李,原名廷辅。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登具,为海云、海幢两山都寺。趺化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世寿六十五。事见释今无《光宣台集》卷一四。
猜你喜欢

疏影.词既成,贞白谓不可独阙疏影,因并和

檐敲碎玉。伴射窗冷雨,来警孤宿。

逆旅光阴,拌著无聊,中宵簟卷蕲竹。

杨琼一去音书杳,怅路绝、关山南北。

甚绣衾、一例禁寒,太息拥衾人独。还怕千林万树。

几行雁阵起,凋尽芜绿。

一点痴心,欲待秋风,检点江干茅屋。

何时却共西窗下,细得诉、别离衷曲。

忍只将、无益相思,写入小词笺幅。

(0)

隔帘听

偶值道人游戏,笔势酣余怒。千竿拔地龙蛇舞。

更树老菭攒,匠心几许。静有悟。费经营、自成新谱。

亲缣楮。如闻提语。尽得湖州趣。萧郎纵好应难数。

认一枝一叶,渭川移取。展看处。潇潇半庭风雨。

(0)

八六子

倚房栊。悄然凝伫,从头细数欢悰。

叹楚岸遗□杂佩,洛川神遇惊鸿。尽归赋中。

歌筵曾此相逢。暗掷微波轻倩,旋听密语惺忪。

怎自逐、长安道旁车马,燕钗分破,凤箫凄哽。

今来绣户,铜环静掩,尘床瑶瑟都空。

笑春风、桃花尚余数丛。

(0)

归自谣.替朱锦江归舟图

江水碧。江上翠屏千万叠。轻舟打桨南飞疾。

莫愁归路迢遥极。尽应识。画师缩地才盈尺。

(0)

留客住

镫花吐。

怪佳占、宵来频见,果是音尘,相接朋簪欢聚。

曲径来寻静石,草引幽步。况比兰亭多茂竹。

爱清阴茅斋,正当佳处。乳瓯举。

动隐隐瓶笙,茶烟微缕。还羡风神玉映,闲挥尘麈。

怎向飙轮激电,再三催去。

渐蓝凝眺回就枕,纸窗畔、绕枝怕有鹃诉。

(0)

虞美人影.用欧公韵,为尹默题所藏真

休歌倦舞飘镫去。惜取无边花雨。屐齿自寻宫路。

折柳伤迟暮。几年分隔愁难诉。展对徽容如语。

天际数重云树。画楫迷南浦。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