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人下第归山东》
《送友人下第归山东》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残红满地草萋萋,把酒都门惜解携。

秪拟大鹏抟碧落,可应骝马蹶霜蹄。

天开汶水龟蒙近,日转瀛洲岱岳低。

一曲瑶琴休怅别,重来云路有丹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真挚。首联“残红满地草萋萋,把酒都门惜解携”以满地的残花和茂盛的青草,以及在城门边饮酒惜别的场景,营造出离别的哀愁氛围。颔联“秪拟大鹏抟碧落,可应骝马蹶霜蹄”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欲展翅高飞的大鹏,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担忧与祝福。

颈联“天开汶水龟蒙近,日转瀛洲岱岳低”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尾联“一曲瑶琴休怅别,重来云路有丹梯”鼓励友人不必为离别而忧伤,因为未来的道路上总有希望与机遇等待着他,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期待与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南溪卷为佴都帅

南溪分得扬之水,岩姿林霭相光辉。

主人燕坐列霜戟,童子清歌调雪衣。

弦琴每觉薰风入,载酒直随明月归。

我亦沧洲曾结宇,吏情长恐与心违。

(0)

感秋二首用南津胡宪长趣驾韵·其二

淅淅秋风吹雨来,自怜樗散未须培。

水边白鸟背人去,霞外青山待我回。

抱病江湖长对酒,侧身天地数登台。

故园只在扁舟上,三径黄花万树梅。

(0)

河西午憩

水驿远郊圻,居然尘事稀。

酒帘明柳市,渔网集苔矶。

隐几白日静,开帘黄鸟飞。

行边有林壑,未觉素心违。

(0)

独坐

独坐禅扉迥,怀归思窅然。

花光明薄暮,莺语入新年。

彩仗随春动,华灯与月悬。

绝怜风景美,不是粤山川。

(0)

端午张黄门燕集分韵得细字

张君苍髯如拥戟,起家龙泉重当世。

我昔幽栖祇树林,伦郎视我犹兄弟。

君来奋髯发高论,意气豪雄略文艺。

尊前击剑星斗动,月下放歌鸾鹤唳。

伦郎一去未言返,招隐无人赋丛桂。

聚散于今又一时,赤墀青琐多留滞。

长安咫尺不相见,松筠寂寞门长闭。

端午开尊延我曹,宾从过逢得偕诣。

芳糈清酤溢筵几,艾叶榴花满庭砌。

兴酣徙倚前荣下,促膝相欢谈往岁。

火云消尽暮天碧,空翠时时落巾袂。

世事追思尽萍梗,人生那得无根蒂。

嗟我亦是江湖人,感时历历惭匡济。

翠管银罂不可求,细葛香罗谁复制。

阄诗怀古三叹息,呜呼盛事何由继。

燕俗到今传角黍,湘累终古伤兰蕙。

黄金高台未萧瑟,南薰古殿犹佳丽。

盍簪乍可开怀抱,弹冠且莫誇遭际。

张君爱客不知暑,执热传觞转容裔。

酒阑挥手谢君去,纤月当空凯风细。

(0)

积雨始晴

霁晓凭高处,凉风吹我襟。

海天堪倚杵,岭树小如簪。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