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雪风初细,花开山鸟啼。
易寒迎日近,难见故枝低。
独树纡樵径,丛芳狎钓溪。
名园多蔓棘,聊傍石桥西。
晚雪风初细,花开山鸟啼。
易寒迎日近,难见故枝低。
独树纡樵径,丛芳狎钓溪。
名园多蔓棘,聊傍石桥西。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晚雪风初细”,细腻地刻画了初春时节,雪花在微风中缓缓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花开山鸟啼”则将画面转为生机勃勃,花朵绽放,山间传来鸟鸣,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接着,“易寒迎日近,难见故枝低”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季节更替中温度的变化,以及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阳光渐暖,但依然难以察觉旧枝条的低垂,暗示着春天的缓慢到来和万物复苏的过程。
“独树纡樵径,丛芳狎钓溪”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风光图,一棵孤独的树蜿蜒于小径旁,丛生的花卉与钓鱼的小溪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最后,“名园多蔓棘,聊傍石桥西”则以反衬的手法,指出名园中常有的蔓藤与荆棘,与前面所描绘的自然美景形成对比,或许暗含着对人工雕琢与自然野趣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之美的偏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期待与喜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秋风起庭树,凉蝉声愈繁。
游子命车驾,催促返故山。
故山何所事,莳尔三年兰。
幽芳媚空谷,可佩亦可餐。
持赠素心友,宝贵何可言。
浮云我与尔,离合无定端。
此别见何日,常恐彫朱颜。
碧筒傥可掇,勿废盈觞欢。
峥嵘蜃阁排空出,天遣薶藏付童律。
神龙拿攫守榕根,下有骊珠三十一。
英光长閟七百年,郁律蟠伏全其天。
悔将混沌书眉手,钩取蕤宾跃九渊。
自从剔藓镌苔后,夜夜乾文射南斗。
岂有夸娥负以趋,只愁宝鼎终遭掊。
羊城眼底风尘昏,劫火烧残字傥存。
升沈显晦孰得失,可惜玲珑石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