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石桥寺山井》
《题石桥寺山井》全文
宋 / 赵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何年凿藓纹,寒气触僧魂。

穴在青松底,泉通白石根。

汲因尝茗客,窥有断肠猿。

偶向秋来照,吟髭雪露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qiáoshānjǐng
sòng / zhàoxiāng

niánzáoxiǎnwénhánchùsēnghún

xuézàiqīngsōngquántōngbáishígēn

yīnchángmíngkuīyǒuduànchángyuán

ǒuxiàngqiūláizhàoyínxuěhén

翻译
哪一年开始在石头上刻出苔藓的纹理,寒冷的气息触动了僧人的灵魂。
洞穴隐藏在青翠的松树下,泉水直通洁白的石根。
取水是为了款待品茗的客人,偶尔能看见断肠的猿猴出入。
秋天偶尔照进洞中,诗人的胡须上留下了霜露的痕迹。
注释
凿:雕刻。
藓纹:苔藓的图案或痕迹。
僧魂:僧人的精神世界或情感。
青松:常绿松树。
白石根:洁白的石头底部。
尝茗客:品茶的客人。
断肠猿:形容哀伤的猿猴。
吟髭:吟咏时的胡须。
雪露痕:霜露留下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石桥寺山井》,是宋代诗人赵湘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处深藏于青松之下的山井,井水清凉,透出寒意,仿佛能触动僧人的禅心。诗人提到了僧人取水不仅是为了日常饮用,也可能是为了烹茶待客,体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和谐。井边的环境幽深,猿猴哀鸣,增添了孤寂感。最后,诗人以井水映照出自己秋日的胡须,霜白如雪,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山井的自然风貌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赵湘

赵湘
朝代:宋

赵湘(959-993),字叔灵,祖籍南阳(《南阳集》卷一《后感知赋序》),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据《宋诗纪事》卷五)。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授庐江尉。四年卒,年三十三(《景文集》卷四五《南阳集序》)。其后以孙赵抃贵,追赠司徒。湘之文扫除排俗,有孙、李遗风。赵湘诗风骨苍秀。
猜你喜欢

张寺丞鸣玉亭书事

为怜潇洒近城闉,来往何曾问主人。

列岫晓昏云郁郁,流泉秋净石粼粼。

陆机诗就伏招隐,班固文成正答宾。

愁见西峰日将暮,却驱羸马入埃尘。

(0)

刘仙石·其二

支机莫问君平肆,取履谁收黄石祠。

深洞自开人不见,何须惆怅忆当时。

(0)

忆仙姿/如梦令·其三

小憩书斋胡处。闲取响泉调去。

是事不关心,自得曲中深趣。无语。无语。

回首暮云飞絮。

(0)

邺都

流离万里偶生还,暂得安阳一日闲。

飞盖曳裾何处去,西园不见见青山。

(0)

送张行父守赣·其二

南斗一帆外,西风千骑头。

莫嗟中落落,须感上休休。

贾谊词林晓,陈蕃墓草秋。

经行拚斗酒,为浣古今愁。

(0)

泥溪·其二

左计来行险,强名为爱奇。

一家川䖃苴,三顿豆离萁。

压架龙门石,撑囊剑阁诗。

扁舟归计足,不问鹤和龟。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