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辙梅关北,乡心笠泽东。
未须逢狗监,且自学鸡翁。
薄暮鸦栖树,清宵雁唳空。
年来游已倦,踪迹类飘蓬。
宦辙梅关北,乡心笠泽东。
未须逢狗监,且自学鸡翁。
薄暮鸦栖树,清宵雁唳空。
年来游已倦,踪迹类飘蓬。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夜坐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身处官场,远离故乡的情感状态。首句“宦辙梅关北”表达了他任职于偏远的梅关地区,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仕途的不易。接着,“乡心笠泽东”流露出他对家乡笠泽的深深思念,以东为方向,寓言思乡之情如江水东流。
“未须逢狗监,且自学鸡翁”两句,诗人以典故自比,表示不必羡慕权贵如狗监(古代宫中管理狗的官员),而是要像鸡翁那样独立自守,保持清高品格。薄暮时分,“薄暮鸦栖树”,画面宁静而寂寥,增添了诗人孤独感;夜晚,“清宵雁唳空”,雁鸣声声,更显诗人对远方的牵挂。
最后两句“年来游已倦,踪迹类飘蓬”,直接抒发了诗人漂泊多年后的疲惫与厌倦,觉得自己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无定所,无归宿。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含蓄,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