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听点兵,点兵声满衢。
问渠何所去,去去阴山隅。
阴山逾万里,临行缓斯须。
往年戍海南,今年戍海北。
边圉久用师,致死出微力。
东家往月行不归,但闻短兵初合围。
西家壮男今又发,弱毛黄口新裹发。
顾我萧条一老丁,年过五十发星星。
生归恐已逾老丑,死去便尔填沧溟。
沧溟水深波灭没,处处营头看苦月。
秦皇汉武昔平胡,天阴风雨声呜呜。
频频听点兵,点兵声满衢。
问渠何所去,去去阴山隅。
阴山逾万里,临行缓斯须。
往年戍海南,今年戍海北。
边圉久用师,致死出微力。
东家往月行不归,但闻短兵初合围。
西家壮男今又发,弱毛黄口新裹发。
顾我萧条一老丁,年过五十发星星。
生归恐已逾老丑,死去便尔填沧溟。
沧溟水深波灭没,处处营头看苦月。
秦皇汉武昔平胡,天阴风雨声呜呜。
这首《点兵行》描绘了古代战争中频繁的征兵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悲壮与无奈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士兵们离乡背井、奔赴战场的艰辛与牺牲。
首句“频频听点兵,点兵声满衢”,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紧迫的氛围,点兵之声回荡在街头巷尾,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接着,“问渠何所去,去去阴山隅”两句,将征兵的目的地指向遥远的边疆,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遥远。
“阴山逾万里,临行缓斯须”,描述了士兵们跋涉万里的艰苦行程,临行前的短暂休息,既是对旅途劳顿的无奈,也是对未知命运的敬畏。接下来,“往年戍海南,今年戍海北”两句,以时间的更迭和地点的变换,展现了战争的持续与连绵,以及士兵们的不断轮回。
“边圉久用师,致死出微力”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士兵们为了国家的安全,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东家往月行不归,但闻短兵初合围”则通过具体的例子,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士兵们在战场上面临的生死考验。
“西家壮男今又发,弱毛黄口新裹发”两句,从家庭的角度出发,展现了战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不仅壮年男子被迫参军,连孩童也因战争而失去父亲,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跃然纸上。
“顾我萧条一老丁,年过五十发星星”描绘了一位年迈士兵的形象,他虽已年过半百,却依然坚守岗位,头发斑白,体现了士兵们的坚韧与忠诚。“生归恐已逾老丑,死去便尔填沧溟”表达了士兵们对未来的担忧与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沧溟水深波灭没,处处营头看苦月”描绘了战争结束后,战场上的凄凉景象,以及士兵们在月光下哀悼逝去战友的场景,充满了悲凉与哀伤。
“秦皇汉武昔平胡,天阴风雨声呜呜”以历史上的战争为背景,对比当前的战争,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的英勇与牺牲,以及战争对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