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春来路,看嫩烟微霭,匀染无迹。
一线眉儿解含愁,先有翠波偷识。嫌怕轻寒勒。
悄立向、凝妆楼侧。
爱画桥、浅淡鹅黄,低衬水阑深赤。漫掷。章台新色。
渐勾引青骢,嘶上芳陌。
宛转难持,记羊家静婉,小腰初觌。几日东风力。
便挽起、离情千尺。此后燕剪莺梳,怎生惜得。
袅袅春来路,看嫩烟微霭,匀染无迹。
一线眉儿解含愁,先有翠波偷识。嫌怕轻寒勒。
悄立向、凝妆楼侧。
爱画桥、浅淡鹅黄,低衬水阑深赤。漫掷。章台新色。
渐勾引青骢,嘶上芳陌。
宛转难持,记羊家静婉,小腰初觌。几日东风力。
便挽起、离情千尺。此后燕剪莺梳,怎生惜得。
这首《曲游春》是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与情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美丽。
“袅袅春来路”,开篇即以袅袅之态描绘出春天的气息,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脚步正缓缓而来。接着,“看嫩烟微霭,匀染无迹”,烟雾轻柔地弥漫在空气中,如同大自然的调色板,将大地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春意。这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柔和与细腻。
“一线眉儿解含愁,先有翠波偷识”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水比作懂得情感的“眉儿”,它似乎在悄悄地理解着春天的忧愁。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春天的微妙变化。
“嫌怕轻寒勒”,春寒料峭,春天似乎在担心寒冷会束缚住它的脚步,表现出春天对温暖的渴望。这种拟人化的表达,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春天与自然界的互动。
“爱画桥、浅淡鹅黄,低衬水阑深赤”,诗人通过描绘色彩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鹅黄色的桥梁与深红色的栏杆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漫掷。章台新色。渐勾引青骢,嘶上芳陌。”这里通过“章台”、“青骢”等意象,描绘了春天里人们骑马游春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随着春天的到来,一切都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宛转难持,记羊家静婉,小腰初觌。”诗人通过回忆与想象,描绘了春天里初次相遇的美好瞬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几日东风力。便挽起、离情千尺。”春风的力量逐渐增强,不仅带来了生机,也牵动了人们心中的离愁别绪。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多面性。
“此后燕剪莺梳,怎生惜得。”最后,诗人以燕子剪裁春光,黄莺梳理春色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与珍惜。整个诗句充满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感慨与不舍。
综上所述,《曲游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