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玉袅蹄琢,簟波人字流。
冰瓮贮清泚,意境已生秋。
睡馀弄徽轸,山高水幽幽。
试作文王操,若人还见不。
枕玉袅蹄琢,簟波人字流。
冰瓮贮清泚,意境已生秋。
睡馀弄徽轸,山高水幽幽。
试作文王操,若人还见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
首联“枕玉袅蹄琢,簟波人字流”以“枕玉”、“袅蹄”、“簟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玉枕与袅袅蹄声,以及波纹如人字般的竹席,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富有韵律感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物质世界的美好,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审美情趣。
颔联“冰瓮贮清泚,意境已生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冰瓮中的清水,象征着纯净与清凉,仿佛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季节的转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清新、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睡馀弄徽轸,山高水幽幽”则将视角转向了内心的探索。在休息之后,诗人拿起琴弦(徽轸),在高山流水的背景下弹奏。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也是对心灵深处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山高水幽幽,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深邃与神秘的隐喻。
尾联“试作文王操,若人还见不”以文王操为引,表达了诗人想要创作出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的愿望。这里的“文王操”指的是《文王操》,是古代琴曲之一,常用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文王操一样,引起共鸣,被世人所理解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内心世界以及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投射,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秋色忽如许,风露皎如空。
平生青鬓余地,老与故人同。
忆得鲈鱼来后,杂以洞庭新橘,月堕酒杯中。
宾客可人意,歌舞转春风。
坐间玉,花底扇,又从容。
从容更好,无奈多病已衰翁。
赖有主人风味,识我少年狂态,乞与酒颜红。
一醉晓鸦起,流水任西东。
山色望中好,□□□□清。
连峰叠巘极目,高下与云平。
玉洞沈沈何处。
隐映一溪烟树。
倒影碧波□。
唤起骖鸾客,丹灶夜光横。
□霞卷,风露滴,月华明。
佳人为我,垂手凄怨理秦筝。
千载虹桥新路。
依约幔亭歌舞。
一醉话浮生。
但得尊盈酒,莫问世间名。
淦水定何许,楼外满晴岚。
落霞蜚鸟无际,新酒为谁甘。
闻道居邻玉笥,下有芝田琳苑,光景照江南。
已转丹砂九,应降素云三。
忆畴昔,翻舞袖,纵剧谈。
玉壶倾倒,香雾黄菊酿红柑。
好在当时明月,只有炉薰一缕,缄寄可同参。
剩肯南游不,蓬海试穷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