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渺无际,天空扬远音。
芦花一片月,寂寂寒江深。
嘹唳止还作,回翔升复沈。
凉飔听又起,萧飒满疏林。
秋水渺无际,天空扬远音。
芦花一片月,寂寂寒江深。
嘹唳止还作,回翔升复沈。
凉飔听又起,萧飒满疏林。
这首清代张梁的《琴意诗·其八·平沙落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秋夜景象。"秋水渺无际"展现出宽广的江面,秋水连天,给人以辽阔之感;"天空扬远音"则暗示着远处传来雁鸣之声,增添了空间的深远和寂静。"芦花一片月"描绘了芦苇丛中洒落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冷寂而神秘的氛围。
"寂寂寒江深"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静谧和江水的寒冷,"嘹唳止还作,回翔升复沈"通过雁群的飞翔与落下,刻画了它们在月色下的生动动态,既有孤独的哀鸣,又有群体的迁徙。"凉飔听又起,萧飒满疏林"则描绘了微风吹过,带走了雁鸣,使得整个树林都充满了萧瑟之声,增添了秋天的凄清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雁鸣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琴声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理解,寓情于景,展现了清幽而深远的意境。
六盘昨夜雷雨作,山东飞雨山西雹。
天公岂独惎西民,划尽田禾一何虐。
青者胡麻黄者麦,荞麦花开红间白。
可怜昨日异今朝,败穗残花满阡陌。
夏禾已熟不到口,秋禾尚弱更何有。
男啼妇哭向田中,不望苍天望父母。
长官清晨巡所部,走马田间相劳苦。
回衙泣草告灾书,八羽星飞达大府。
我来天台春已暮,探奇乱踏天台路。
山腰怪石耸嶙峋,虎豹虬龙仅容步。
侧身更向绝顶行,历尽崎岖渐坦平。
危桥尽处有奇窟,耳畔号呼风作声。
山中老人为余说,是名风洞殊奇绝。
吹嘘四序岭头云,解释三伏怀中热。
邀我攀藤入洞中,苍松几树影摩空。
洞前芳草芊芊绿,洞口山花故故红。
乘闲偶坐松阴下,一枕羲皇正潇洒。
倏忽风吹梦渐回,千层碧涧潺湲泻。
长啸一声天地清,洞门人去白云生。
何时重与山人约,不负松风梦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