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本滇阳人,还生岭南地。
巴陵非故乡,京口亦何意。
莫问东西踪,浮生本如寄。
松楸翳成阴,桑梓郁交翠。
所至各萦怀,功名勿留滞。
吾生半南北,归与子同计。
旧业空衡湘,侨居托幽蓟。
向来金陵路,展转劳梦寐。
造物不我仇,卜邻愿当遂。
此意君独知,吾言谅非戏。
君本滇阳人,还生岭南地。
巴陵非故乡,京口亦何意。
莫问东西踪,浮生本如寄。
松楸翳成阴,桑梓郁交翠。
所至各萦怀,功名勿留滞。
吾生半南北,归与子同计。
旧业空衡湘,侨居托幽蓟。
向来金陵路,展转劳梦寐。
造物不我仇,卜邻愿当遂。
此意君独知,吾言谅非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为友人杨应宁所作的送别诗。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君本滇阳人,还生岭南地”,点明友人的出生地在滇阳,后来又迁徙到岭南,表达了对友人迁徙经历的感慨。接着,“巴陵非故乡,京口亦何意”两句,通过对比巴陵和京口,暗示友人虽身处异乡,但内心仍怀有对故乡的思念。
“莫问东西踪,浮生本如寄”两句,诗人以“浮生如寄”比喻人生短暂,劝告友人不必过分忧虑旅途中的行踪,体现了对友人宽慰和理解的情感。接下来,“松楸翳成阴,桑梓郁交翠”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归属感。
“所至各萦怀,功名勿留滞”提醒友人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的平静和情感的满足。“吾生半南北,归与子同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了南北的漂泊,未来希望能一同规划生活。
最后,“旧业空衡湘,侨居托幽蓟”回顾了友人过去的经历,现在则希望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安宁。“向来金陵路,展转劳梦寐”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在金陵的相聚时光,以及分别时的不舍。“造物不我仇,卜邻愿当遂”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命运不会与自己为敌,希望能在新的地方安家落户。“此意君独知,吾言谅非戏”则是对友人的深情告白,表明这番话并非戏言,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