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凭双虎说家风,透顶清泉到处通。
已觉心源无望碍,何须更上證明峰。
欲凭双虎说家风,透顶清泉到处通。
已觉心源无望碍,何须更上證明峰。
这首诗以“欲凭双虎说家风”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物与人的行为相联系,暗示着通过自然界的观察来理解人生哲理。接着,“透顶清泉到处通”一句,描绘出清泉流淌不息,象征着智慧和真理的流动,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其踪迹,寓意着知识和智慧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
“已觉心源无望碍”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由,没有任何障碍或束缚,暗示着心灵的解放和超脱。最后,“何须更上證明峰”,以反问的形式结束,意味着在已经领悟到内心的自由与纯净之后,无需再追求外在的证明或成就,因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在内心得到了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和智慧,通过内心的觉醒和自我超越,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宁静。
蕤宾奏律,正太平无事,欢娱时节,翘首箫台南望处,两两寿星明彻。
和满乾坤,春回草木,瑞霭凝金阙。
钧天齐奏,嵩呼隐隐三发。
遥想帝里繁华,庆父尧子舜,赓歌胥悦。
黼座传觞仙仗里,拜舞两阶英杰。
愠解薰风,恩覃湛露,玉陛笙镛咽。
溥天同庆,年年沈醉花月。
西风新叶坠,南国九秋初。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片云无。
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横载洞庭湖。
一叶放流去,人在浑仪图。
满虚空,张宝盖,缀明珠。
玻璃为地,游戏乾象驾坤舆。
烂醉蓬莱方丈,遍入华严法界,试问夜何如。
北斗转魁柄,东海欲飞乌。
骥不由穷巷,龙曾演瑞图。
衣传袁道洁,梦接邵尧夫。
四年十全未,三千行岂无。
飘然何太速,愁杀奠生刍。
思远楼前路。
望平堤、十里湖光,画船无数。
绿盖盈盈红粉面,叶底荷花解语。
斗巧结、同心双缕。
尚有经年离别恨,一丝丝、总是相思处。
相见也,又重午。
清江旧事传荆楚。
叹人情、千载如新,尚沉菰黍。
且尽尊前今日醉,谁肯独醒吊古。
泛几盏、菖蒲绿醑。
两两龙舟争竞渡,奈珠帘、暮卷西山雨。
看未足,怎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