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三日与客泛舟》
《三月三日与客泛舟》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古风

又是暮春初,和畅来惠风。

远寻脩禊迹,遵渚扬小艟。

何必会兰亭,少长亦已同。

水满混天高,舟行坐镜中。

虽复在桑梓,俨与灵境通。

海鲔跃旋湍,风鹘磔深丛。

鳞羽各自欣,人生复何庸。

彭殇不待齐,委运得从容。

斯意苟冥会,当尊莫放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与友人泛舟于湖上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的哲思。

首句“又是暮春初,和畅来惠风”,点明了时间与天气,暮春时节,和煦的春风带来了温暖与舒适。接着,“远寻脩禊迹,遵渚扬小艟”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乘船游湖,追寻古代修禊的足迹,展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向往。

“何必会兰亭,少长亦已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聚会地点的选择并不拘泥于传统,与友人相聚即可,体现了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水满混天高,舟行坐镜中”描绘了湖面广阔,水天一色,船只仿佛行驶在一面巨大的镜子中,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虽复在桑梓,俨与灵境通”表明即使身处平凡之地,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海鲔跃旋湍,风鹘磔深丛”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水中的鱼儿与天空中的飞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鳞羽各自欣,人生复何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认为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应该享受生活的乐趣,不必过分追求世俗的成功或名利。“彭殇不待齐,委运得从容”进一步阐述了生死观,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最后,“斯意苟冥会,当尊莫放空”总结了诗人的感悟,即如果能深刻理解生命的真谛,就应该珍惜当下,避免虚度光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哲学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其一

叠叠青山叠叠林,风松石涧自成琴。

个中迥与世尘隔,试问入山深未深。

(0)

和沾上人韵

易地开山辟广居,静中妙趣契真如。

自怜至老无闻达,抛却儒书读化书。

(0)

白云庵·其二

泉流东畔是蓬莱,我爱青山为展开。

独倚瘦筇谁是伴,白云日晚自归来。

(0)

白云庵·其四

蚁窠得意从渠计,螳翳忘言息我机。

寒尽山庵无历日,野花啼鸟又春归。

(0)

句·其十八

南郡正求贤太守,西垣须辍旧词臣。

(0)

和十二兄五首·其三

崎岖谪仙人,豪放一寓酒。

平生韩荆州,未识意已厚。

幕府强辟召,此例未见有。

书币入吾庐,鞍马望陇首。

出处计已熟,不复讯交友。

南山别何时,气尚若酣酎。

筹策屈大才,谈笑诛小丑。

戍角断落梅,羌笛起折柳。

将军意未快,战士骨已朽。

请公入参谋,可用和戎不。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