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社斋禁连雨不止赋呈梦得》
《春社斋禁连雨不止赋呈梦得》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古风

岁丰农犹饥,岁恶何可说。

哀哉半菽氓,罪岁同一舌。

年时旱尘涨,腊尽不见雪。

青皇忽雨我,万顷麦苗活。

令尹民父母,沟壑思手挈。

祈年祓斋禁,有酒不忍设。

那知桃李径,狼籍香泥滑。

芳意倏如此,坐恐及鶗鴂。

郊原伫开晴,出劳南亩馌。

秋成已在眼,一醉宇宙豁。

更呼湔裙人,劝此侧帽客。

和公斜川诗,磨石镵岁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shèzhāijìnliánzhǐchéngmèng
sòng / zhūsōng

suìfēngnóngyóusuìèshuō

āizāibànshūmángzuìsuìtóngshé

niánshíhànchénzhǎngjìnjiànxuě

qīnghuángwànqǐngmàimiáohuó

lìngyǐnmíngōushǒuqiè

niánzhāiyǒujiǔrěnshè

zhītáojìnglángxiānghuá

fāngzuòkǒngjué

jiāoyuánzhùkāiqíngchūláonán

qiūchéngzàiyǎnzuìzhòuhuō

gèngjiānqúnrénquàngàomào

gōngxiéchuānshīshíchánsuìyuè

注释
岁丰:丰收。
犹:仍然。
饥:饥饿。
岁恶:灾荒。
何可说:怎能诉说。
半菽氓:贫苦百姓。
罪岁:因年景不好而受苦。
腊尽:腊月结束。
雪:雪。
青皇:春神。
万顷:数万顷。
令尹:地方长官。
沟壑:贫困。
祈年:祈求丰收。
祓斋禁:斋戒祈福。
那知:谁料。
狼籍:散乱。
鶗鴂:鸟名,象征春天即将过去。
南亩馌:田间送饭的妇人。
秋成:秋收。
豁:开阔。
湔裙人:洗衣女子。
侧帽客:戴帽的客人。
斜川诗: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诗句。
镵岁月:消磨岁月。
翻译
丰收之年农民仍饥饿,灾荒之年又怎能诉说。
可怜的贫苦百姓,无论好年坏年都用同一句话诉苦。
干旱时节尘土飞扬,腊月结束仍未见雪降临。
春神忽然降下雨水,数万顷麦苗重获生机。
地方长官如父母般爱护人民,忧虑百姓生活,亲自劳作。
为祈求丰收举行斋戒,虽有美酒也不敢设宴。
谁料桃李小径上,花瓣散落,泥泞难行。
花期转瞬即逝,坐视花朵凋零,心中忧虑。
田野期盼晴空,出门慰劳田间劳作的妇人。
眼看秋收在望,举杯畅饮,心胸开阔。
再唤洗衣女子,劝说这戴帽的客人。
一起吟唱和公的《斜川诗》,岁月如磨石,渐渐消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农事图景,反映了农业社会的艰辛与自然灾害的影响。开篇便指出丰收之年农人仍旧饥饿,糟粕之言难以出口,哀叹半菽(豆类作物)和氓(小麦)的命运,与岁月同一语言。这两句通过对比突显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即使是丰收年份,也未必能解决农人的饥饿问题。

接下来的“年时旱尘涨,腊尽不见雪”描绘了一种干旱无雨的景象,反衬出后文“青皇忽雨我,万顷麦苗活”的意外之喜。这里的“青皇”指的是天气或上天,突然降下的雨水救活了万顷麦苗,显示了农人对自然恩赐的依赖。

紧接着,“令尹民父母,沟壑思手挈”一句中,“令尹”应为“令尹”之误,意指官府或地方长官。这里表达的是希望官方能够关心民间疾苦,如同慈爱的父母一样去照顾他们。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祈年祓斋禁,有酒不忍设”则是农忙时节,虽然有酒却因劳作之需而不忍心摆设宴席。这里传达了一种勤俭与责任感。

“那知桃李径,狼籍香泥滑”中的“桃李径”意指春天美好的景色,但实际上则是狼籍(狼藉,即杂乱无序的样子)和泥泞,这又一次反映出农人对自然的无奈,以及他们面临的艰难环境。

“芳意倏如此,坐恐及鶗鴂”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好而短暂的春天气候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担心这种美好的时光会被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打破。

“郊原伫开晴,出劳南亩馌”则是描述在郊外的田野上等待晴朗天气,以便农人可以出去工作。这里的“南亩馌”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农事活动,如翻土或除草。

最后,“秋成已在眼,一醉宇宙豁”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丰收之年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万物、宇宙间一切痛苦与烦恼得以释然的愿望。这一句充满了哲理。

“更呼湔裙人,劝此侧帽客”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呼唤着穿着单衣的人来饮酒,邀请路过的行者暂停脚步,与之共度这难得的美好时光。

“和公斜川诗,磨石镵岁月”最后一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同僚(和公)斜川诗人的敬意,以及通过不断磨练来记录岁月流逝的诗歌创作过程。这也间接反映出诗人的自我修养与艺术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美好的赞叹,对农事艰辛的同情,以及个人对于生活、宇宙和时间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象描绘,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间画卷。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襄阳乐·其六

扬州蒲锻环,百钱两三丛。

不能买将还,空手揽抱侬。

(0)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八十三

侬亦粗经风。罢顿葛帐里。败许尘疏中。

(0)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七十三

闻乖事难怀,况复临别离。

伏龟语石板,方作千岁碑。

(0)

鼓山俗语

南彭北鼓。相去十五。

(0)

时人为檀道济歌

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0)

昭君辞

联雪隐天山,崩风荡河澳。朔障裂寒笳,冰原嘶代?。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