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冷冲寒破霜萼,为报春园行灼灼。
黄轻正欲金波助,斜抹寒梢转檐角。
香随风远自析宴,岂待嗅芳方辟恶。
不逐嫦娥向月奔,芳桂相望空断魂。
新诗清绝慰幽独,胜似对月开绿樽。
忍冷冲寒破霜萼,为报春园行灼灼。
黄轻正欲金波助,斜抹寒梢转檐角。
香随风远自析宴,岂待嗅芳方辟恶。
不逐嫦娥向月奔,芳桂相望空断魂。
新诗清绝慰幽独,胜似对月开绿樽。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在严冬中绽放的坚韧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蜡梅在寒冷中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香气。
首句“忍冷冲寒破霜萼”,生动地描绘了蜡梅在严寒中顽强生长的情景,即使面对寒冷和霜冻,也勇敢地绽放出花朵。接着,“为报春园行灼灼”一句,表达了蜡梅对春天的呼唤,它在寒冬中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如同火焰般炽热而明亮。
“黄轻正欲金波助,斜抹寒梢转檐角”描绘了蜡梅的颜色和姿态,黄色的花朵仿佛在金色的波光中轻轻摇曳,斜挂在寒冷的枝梢上,转瞬之间便映入眼帘。这不仅展现了蜡梅的色彩之美,也暗示了它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优雅的姿态。
“香随风远自析宴,岂待嗅芳方辟恶”则赞美了蜡梅的香气,即使在远处也能闻到,无需靠近就能感受到它的芬芳,这种香气能驱散邪恶,带来纯净与美好。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蜡梅以生命,使其香气成为一种力量。
“不逐嫦娥向月奔,芳桂相望空断魂”将蜡梅与嫦娥、桂花进行对比,强调了蜡梅的独特之处——它不追逐月宫的嫦娥,而是与桂花相望,展现出一种独立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这里的“断魂”可能是指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和追求。
最后,“新诗清绝慰幽独,胜似对月开绿樽”表达了诗人对这首诗的感慨,认为它比对着月亮开酒更能让人心灵得到慰藉,体现出诗歌对于心灵的滋养作用。整首诗通过描绘蜡梅的形象,传达了对坚韧、美丽和独特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蚤年蔑知识,负志颇傲岸。
每鄙子张辟,常嫌仲由喭。
浩气逸虹蜺,高情薄霄汉。
悬河吐狂谈,振绮洒芳翰。
辞胎珠晶荧,出璞玉璀璨。
群英见推奖,前辈辱称赞。
问齿方在童,有发犹未冠。
展转时物非,蹉跎岁华换。
风霜忽凄厉,雨雪亦零乱。
未纵跃川鳞,早铩凌云翰。
顾瞻乏良图,进退昧深算。
豺狼正纵横,虎豹共奔窜。
一身甘贱贫,十口寄丛灌。
蒸藜当晨炊,扫叶供午爨。
角巾不裹头,破褐仅遮骭。
世途日孔棘,家道屡多难。
百忧遂纷纭,万事总芜漫。
浮踪学萍漂,浪迹类梗断。
徒怀济时略,独抱穷途叹。
携书过海滨,负笈客江畔。
感至恒支颐,愁来频扼腕。
今秋看又残,兹夕坐将半。
哀哀鹊绕枝,噭噭鸿失伴。
青灯乍明灭,皎月方辉焕。
寒声撼空窗,露气逼虚幔。
壮怀凝欲消,归思浩莫绊。
惊鱼怯举网,伤鸟畏张弹。
未睹黄河清,空歌白石烂。
乱杵递相催,群鸡互争唤。
出门望东方,漫漫何时旦。
《述怀(二十年作)》【明·王璲】蚤年蔑知识,负志颇傲岸。每鄙子张辟,常嫌仲由喭。浩气逸虹蜺,高情薄霄汉。悬河吐狂谈,振绮洒芳翰。辞胎珠晶荧,出璞玉璀璨。群英见推奖,前辈辱称赞。问齿方在童,有发犹未冠。展转时物非,蹉跎岁华换。风霜忽凄厉,雨雪亦零乱。未纵跃川鳞,早铩凌云翰。顾瞻乏良图,进退昧深算。豺狼正纵横,虎豹共奔窜。一身甘贱贫,十口寄丛灌。蒸藜当晨炊,扫叶供午爨。角巾不裹头,破褐仅遮骭。世途日孔棘,家道屡多难。百忧遂纷纭,万事总芜漫。浮踪学萍漂,浪迹类梗断。徒怀济时略,独抱穷途叹。携书过海滨,负笈客江畔。感至恒支颐,愁来频扼腕。今秋看又残,兹夕坐将半。哀哀鹊绕枝,噭噭鸿失伴。青灯乍明灭,皎月方辉焕。寒声撼空窗,露气逼虚幔。壮怀凝欲消,归思浩莫绊。惊鱼怯举网,伤鸟畏张弹。未睹黄河清,空歌白石烂。乱杵递相催,群鸡互争唤。出门望东方,漫漫何时旦。
https://shici.929r.com/shici/4TJiRtvyKe.html
儒生峭崖岸,抗颜论诗书。
磬折周伦类,直方向朋徒。
吐辞厉信义,皎日耀天衢。
外表高洁谈,腹内蕴穿窬。
命侣发瘗子,探口出含珠。
金椎碎腐颊,青青歌应胪。
圣言岂不伟,反为行劫需。
诵说苟非人,阶乱岂胜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