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
青头破出芽,拂烟痕、一枝犹嫩。
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
旗亭带晚,又是清明近。
惹尽别离愁,约啼莺、深深与问。
灞陵伤感,那更入阳关,扳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
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
青头破出芽,拂烟痕、一枝犹嫩。
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
旗亭带晚,又是清明近。
惹尽别离愁,约啼莺、深深与问。
灞陵伤感,那更入阳关,扳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开篇即以精致的语言描述了早晨的景象,金线指的是柔和的阳光,而玉露则是挂在花间草尖上的细小水珠。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清晨的宁静与湿润,更通过“软”和“轻润”两个词语传达了一种柔美的情感。
“青头破出芽,拂烟痕、一枝犹嫩。”诗人细致地观察到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细节,青色的新芽破土而出,带着一丝烟气的痕迹,一枝花还显得那么柔弱。这些描写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
“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不仅带来了温暖,也似乎有了一种情感上的寄托。诗人通过“著意”二字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柔弱无力和依依不舍。
“旗亭带晚, 又是清明近。”这里的“旗亭”可能指的是园中的一处建筑,或许是赏花的地方。诗人提到这个场所,是在暗示即将到来的清明时节,这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美好记忆的季节。
“惹尽别离愁,约啼莺、深深与问。”这两句转换了情感的氛围,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转向了内心的情感体验。“惹尽”表达了一种积累的情感,而“别离愁”则直接指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约啼莺,即是呼唤燕子,通过这种行为来深深地询问和探讨生命中的某些问题或情感。
“灞陵伤感,那更入阳关,扳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这里的“灞陵”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名词,而“阳关”则是古代的一座关隘。诗人通过提及这些地名,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伤感。在“扳折处”,即是在某个地方停留下来,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没有了继续前行的心情,而“行人自多恨”则是对过客的怜悯,他们或许也带着各自的忧愁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以及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感慨。诗中多次出现的情感转换和心理活动,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丰富和审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