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政多应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
双红共蒂初含笑,众卉千名总合奇。
宠降帝妃妫汭日,恍迷仙佩汉皋时。
若教潘令河阳见,肯羡东风桃李枝。
惠政多应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
双红共蒂初含笑,众卉千名总合奇。
宠降帝妃妫汭日,恍迷仙佩汉皋时。
若教潘令河阳见,肯羡东风桃李枝。
这首宋诗《瑞金县西池双莲》是金君卿所作,通过对西池双莲的描绘,赞美了惠政下自然界的祥瑞景象。诗人以"惠政多应草木知"起笔,暗示政绩如春风般惠及万物,连植物都能感知。接下来的"藕花呈瑞向西池",形象地写出莲花盛开在池塘中,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双红共蒂初含笑",描绘了两朵莲花并蒂而生,含苞待放,仿佛在微笑,展现了生命的和谐与美丽。"众卉千名总合奇"则进一步赞美了莲花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魅力,称其为千花之冠。
诗人借"宠降帝妃妫汭日",将莲花比作古代帝王后妃般的尊贵,又通过"恍迷仙佩汉皋时",将其与仙子的飘逸气质相联系,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意象。最后,诗人假设如果让潘岳这样的文人见到这双莲,他恐怕会放弃对桃李的羡慕,足见莲花在他心中的高雅地位。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情于景,既赞美了惠政下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敬仰之情,体现了宋诗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特点。
清渊下无际,落日回风澜。
凛然毛发直,敢以笑语干。
坡陀百尺台,葱翠万木蟠。
惊飙振积叶,清霜作朝寒。
水旱或有差,精祷神其难。
鱼龙同一波,信有水府宽。
向来三日雨,赖子一据鞍。
何以报嘉惠,寒瓜荐金盘。
万口待一饱,归卧神其安。
犹须雪三赤,盛意莫得阑。
灯前月下嬉游处。向笙歌、锦绣丛中相遇。
彼此知名,才见便论心素。
浅黛娇蝉风调别,最动人、时时偷顾。归去。
想闲窗深院,调弦促柱。乐府初翻新谱。
漫裁红点翠,闲题金缕。燕子入帘时,又一番春暮。
侧帽燕脂坡下过,料也记、前年崔护。休诉。
待从今须与,好花为主。
峨峨赤帻声甚雄,意气不与其曹同。
我求长鸣久未获,一见便觉千群空。
主人烧神议已决,知我此意遽见从。
秋衣初缝惜不得,急典三百新青铜。
怜渠亦复解人意,来宿庭树不待笼。
狐狸熟睨那敢犯,萧萧清露和微风。
五更引吭震户牖,横梃无复须元戎。
明星已高啼未已,云际腾上朝阳红。
老夫抱病气已索,赖汝豪壮生胸中。
明朝舂黍得碎粒,第一当册司晨功。
前年从军南山南,夜出驰猎常半酣。
玄熊苍兕积如阜,赤手曳虎毛毵毵。
有时登高望鄠杜,悲歌仰天泪如雨。
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
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汍澜。
雒阳八陵那忍说,玉座尘昏松柏寒。
儒冠忽忽垂五十,急装何由穿裤褶。
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